追《琅琊榜》的时候,我每次看到梅长苏坐在案前,指尖轻轻划过密信,眼神里又藏着计谋又带着遗憾的样子,都忍不住想:这角色也太绝了吧!后来翻历史书才发现,原来梅长苏不是完全虚构的,南朝有个叫王猛的谋士,人生比剧里还精彩,今天就跟大家唠唠这位 “现实版梅长苏”。
先说说王猛的出身,跟梅长苏早年的境况有点像,但更苦。梅长苏好歹是将门之后,王猛却是在乱世里摸爬滚打长大的。那会儿东晋末年天下乱成一锅粥,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王猛只能靠卖畚箕糊口。
有次他去洛阳卖货,想找机会跟达官贵人聊聊,展示下自己的本事。结果大多数人要么觉得他是个小商贩,懒得理他;要么听他说几句就觉得这人在吹牛。直到遇见一个叫徐统的官员,徐统跟他聊了几句,眼睛一下子就亮了,拉着他的手说:“你这才华,以后肯定能当大官!”
王猛听了却没怎么激动,反而笑着摇摇头。不是他不想当官,是他觉得当时的朝廷太乱,那些当官的要么只顾着自己捞钱,要么互相勾心斗角,跟着他们干,根本没法实现自己的抱负。所以他干脆跑到华山隐居起来,一边读书,一边等着真正值得辅佐的人出现。
这一等就是好几年,直到他遇见苻坚。苻坚当时是前秦的贵族,一心想把国家治理好,可身边总缺个有本事的谋士。有人跟他推荐王猛,说这人虽然隐居在山里,但肚子里全是治国的好点子。苻坚赶紧派人去请王猛,两人一见面,就像《三国演义》里刘备遇诸葛亮似的,越聊越投机。
苻坚说自己想统一北方,让老百姓过上安稳日子,王猛就给他一条条分析眼下的局势,说该先整顿吏治,再发展农业,最后慢慢收服周边的小国。苻坚听得眼睛都直了,拍着大腿说:“我找你找得太晚了!跟你聊天,比跟我亲弟弟还亲!”
从那以后,王猛就成了苻坚最信任的人,手里的权力特别大。这可把前秦的老臣们惹急了,有个叫樊世的老将,本来是跟着苻坚爷爷打天下的,看到王猛一个没背景的年轻人爬到自己头上,气得天天在朝堂上骂街。
有次樊世当着苻坚的面,指着王猛说:“你小子有本事就自己带兵打仗,别躲在后面靠嘴皮子吃饭!要是打不赢,我就把你的头割下来当球踢!” 王猛也不生气,只是慢悠悠地看着苻坚。苻坚当场就火了,骂樊世不懂规矩,直接把他贬回老家了。
还有一次,王猛处理一个贪官,这贪官是太后的弟弟,后台硬得很。有人劝王猛别较真,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免得得罪太后。王猛却一点不含糊,把贪官的罪证一条条列出来,直接上报给苻坚。苻坚本来还想护着自己的舅舅,可王猛跟他说:“要是因为他是太后的弟弟就放过他,以后谁还会遵守法律?老百姓又怎么会信任您?”
苻坚想了想,觉得王猛说得对,最后还是同意处死了贪官。经这事之后,前秦的官员们再也不敢随便贪赃枉法了,朝廷风气一下子好了很多。
除了整顿吏治,王猛打仗也特别厉害。有次前秦跟燕国打仗,燕国的军队比前秦多好几万,还占据着有利地形,很多人都觉得前秦肯定打不赢。王猛却一点不慌,他先派人去侦查燕国军队的布防,然后夜里带着一队精兵,偷偷绕到燕军后面,放了一把火。
燕军看到后方起火,顿时乱成一团。王猛趁机率领大军冲锋,士兵们跟着他往前冲,喊杀声震得山谷都在响。燕军本来就慌了神,被这么一冲,更是兵败如山倒,最后不光丢了城池,连燕国的太子都被俘虏了。
这场仗打完,前秦一下子成了北方最强大的国家,离统一北方就差一步了。可谁也没想到,王猛这时候却病倒了。他本来身体就不算好,这些年又天天忙着处理朝政、带兵打仗,根本没好好休息过。
苻坚每天都去看望他,亲自给他喂药,还让全国的和尚道士都来为他祈福。王猛躺在病床上,看着苻坚着急的样子,心里也不好受。他拉着苻坚的手,断断续续地说:“我这辈子能跟着您干一番事业,已经很满足了。就是还有件事放心不下,您以后千万不要轻易去打东晋,先把北方治理好,等国家更强大了再说。”
说完这话没几天,王猛就去世了,才五十一岁。苻坚抱着他的尸体哭了好几天,跟大臣们说:“王猛走了,就像我少了一只胳膊一样,以后谁还能帮我治理国家啊?”
后来苻坚因为太想念王猛,也没听他临终前的劝告,非要带兵去打东晋,结果在淝水之战中大败,前秦也很快就灭亡了。
每次想到王猛的故事,我都觉得特别感慨。他不像梅长苏那样,带着血海深仇回来复仇,他只是凭着自己的才华,想在乱世里干一番大事,让老百姓能过上安稳日子。而且他不管面对多大的压力,不管对方后台多硬,都能坚持自己的原则,这种勇气真的太难得的。
要是王猛能多活几年,说不定前秦真的能统一全国,历史也会变成另一副样子。不过就算这样,他这一辈子也够传奇了,比剧里的梅长苏还要让人佩服。不知道大家看完王猛的故事,有没有跟我一样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