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作为法西斯国家,侵略了多个国家。当时,德国在全球的地位非常高,军事力量位居世界第二,工业力量也相当强大。德国的领导人是希特勒,他几乎控制了国内的一切事务。在战争期间,苏联虽然也是一个大国,但也一度面临德军的威胁。然而,在德军进攻莫斯科时,由于极端寒冷的天气,他们遭遇了巨大的损失,许多德国士兵在莫斯科战役中因寒冷而丧命。
在发动苏联战役之前,德军曾在与英国的战争中尝到过苦头,但希特勒依旧显得异常自信,决定进攻苏联。由于希特勒过于自负,他认为进攻苏联可以迅速取得胜利。因此,在进军苏联时,德国的士兵并没有准备好足够的防寒装备。 然而,苏联作为一个强大的国家,并非像德国想象的那样容易征服。战争从6月开始,一直持续到11月,而11月正是苏联的严寒冬季。许多没有防寒物资的德军士兵被困在了莫斯科周围,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刚入秋时,天气就持续阴雨,经过长时间的激烈战斗,德军的衣物早已破烂不堪。在这样极端的天气条件下,德军的物资供给也无法及时保障,士兵们越来越难以忍受恶劣环境,伤亡人数不断上升。那么,当时德军为何不从苏联民众那里抢夺棉衣来御寒呢?其实,德国的军队根据斯特林的命令,出发时规定必须带足所有的粮草,不能多带任何东西。因此,德国士兵根本没有机会从当地居民那里夺取衣物。而且,虽然苏联人民的生活条件比德国差,但他们的抗寒能力却非常强,反而是德国士兵受不了这种极端的寒冷天气。也许正是因为德国的暴行,导致在莫斯科周边,德军有数十万人因寒冷而死,这为苏联的胜利带来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