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渊在定军山战死的消息传来,曹操感到非常震惊。虽然心中震惊不已,但他更多地在思考的是,谁能接替夏侯渊的职位,继续负责关西的重任。在众多能够担任统帅的人选中,曹操最终还是决定选择张郃。尽管除了夏侯渊外,还有很多人都具备领导才能,但经过深思熟虑,曹操决定任命张郃。
张郃原本是袁绍的旧部,后来投降曹操。他在曹操麾下立下了赫赫战功,先是攻克了邺城,打败了袁尚,接着又消灭了袁谭,还参与了远征乌桓等多次战役,屡次立下战功。曹操非常看重他,因功封他为荡寇将军、偏将军,并封都亭侯。在曹操讨伐张鲁的战争中,张郃被任命为前锋,展现了非凡的指挥才能。张郃熟悉夏侯渊军中的将领,也非常了解刘备集团的情况,知道敌人的底细。正因如此,在夏侯渊战死之后,军中需要推举新统帅时,郭淮等人一致推举张郃。面对如此重任,张郃毫不犹豫,立即投入到安抚士气、部署防御的工作中。
刘备本来认为定军山之战斩杀了夏侯渊,必定会大败曹军,夏侯渊的残兵败将应该会四散溃逃。然而,当刘备抵达汉水边,远远望见江对岸的张郃部队时,他不禁愣住了。张郃部队阵容整齐,旌旗飘扬,连站岗的士兵都威风凛凛,丝毫没有败兵的颓势。刘备知道,夏侯渊的残余部队必定被一位能征善战的将领重新组织起来。他推测敌方的新统帅应该是张郃,于是两军对峙了许久。
虽然张郃在汉中之战中经历了先胜后败,但他毕竟是经验丰富的老将,擅长用兵。后来,诸葛亮北伐时,张郃在街亭的战斗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军事才能。曹叡曾为张郃加官晋级,任命他总督各路军马,负责阻挡诸葛亮的部将马谡。马谡因依山而扎寨,未能占领城池。张郃切断了他取水的路线,随后发起进攻,将马谡大败。与此同时,南安、天水和安定等地的郡县反叛魏国,响应诸葛亮的号召。张郃亲自率兵平定了这些地方。
张郃在战场上的表现,堪称机智无双。他善于变换战术,根据地形与局势调整战略,总是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那些来自蜀国的将领都非常忌惮他。尽管张郃是名将,却一直热衷于与儒士交往,精通经学,品德也非常高尚,赢得了许多人的尊敬。《三国志》中曾评价他:“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于禁最号毅重,然弗克其终。张郃以巧变为称,乐进以骁果显名,而鉴其行事,未副所闻。”
作为一名武将,张郃一直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死在沙场,而不是在家中平淡无为地老去。最终,他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英勇战死。对于张郃而言,战死沙场也许是最理想的结局,这也让他名副其实地成为了三国时代的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