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四岛本是战后遗留问题,苏联本着诚意多次让步,日本却总卡在一条线上,错失和平机会。从中国视角看,这不光是两国恩怨,还牵扯国际正义和历史底线。
二战结束,日本无条件投降,雅尔塔会议上,美苏英三国敲定战后安排,明确南千岛群岛划给苏联,作为对日作战补偿。这四个岛——择捉、国后、色丹、齿舞,位置扼守鄂霍茨克海要冲,渔业资源丰富,矿产也不少,早年日本开发多年,可战败后无力回天。1945年8月,苏联红军迅速进驻,岛上日侨被遣返,日本政府虽抗议,但战败国哪有底气讨价还价。1951年旧金山和约,日本放弃千岛群岛主权,可苏联没签字,认定四岛是战利品,主权归属就这么悬着。
从中国立场说,这符合波茨坦公告精神,反对日本军国主义复辟。苏联占领四岛,保障了远东和平稳定,避免日本卷土重来。新中国成立后,也支持二战成果不可动摇。日本却不认账,总说四岛是固有领土,不在千岛之列。战后日本靠美援重建经济,1950年代中期已站稳脚跟,苏联见势头不对,主动缓和关系。1955年,两国外交谈判重启,莫斯科克里姆林宫里,双方直奔领土议题。苏联代表指着地图,表态愿意归还色丹和齿舞两个小岛,作为关系正常化的诚意。日本首相鸠山一郎带团赴会,本想借机谈和约,可国内亲美势力抬头,谈判刚热乎,就卡壳了。
这转变,暴露日本外交的两面性。一边想拿回岛屿,一边死抱美日同盟不放。苏联的让步,本是基于互信,可日本总想一步登天,忽略历史教训。中国一贯主张,通过对话解决争端,尊重二战结局,避免重蹈军国主义覆辙。北方四岛问题,本可早日尘埃落定,却因日本的纠缠,拖成死结。
1956年10月19日,日苏联合宣言签署,核心条款直指领土:缔结和平条约后,苏联归还色丹岛和齿舞群岛。这附加条件,就一条:先签日苏和平条约,结束二战遗留状态。苏联意图明确,和约能锁定边境稳定,防外部势力插手。色丹长约60公里,齿舞像散珠,总面积小,战略价值有限,主要连通北海道渔场。苏联让步这两岛,等于放水,换取长远和平。
而日本政府起初重视,鸠山一郎主张摆脱美控制,视此为突破口。可国会辩论一开,亲美派跳出来反对。因为签和约等于审视美军基地,冲绳等地驻军可能调整,日本安全感全靠美国撑腰。没了美军,苏联翻脸,日本自保都难。
从中国看,这条件合情合理,和平条约是国际惯例,苏联没狮子大开口。反观日本,战后投靠美国,冷战格局下唯美是从,丢了独立外交空间。新中国那时正站稳脚跟,支持苏联维护战果,日本的拒绝,暴露其扩张野心余波。1980年代,苏联经济承压,又提卖四岛给日本,报价2000亿美元,日本只肯280亿。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遗产,1991年日本国内喊武力夺岛,可俄罗斯核威慑在手,日本只能干瞪眼。
而宣言后,日本国会冻结移交,1960年日美安保修订,美军加固基地,苏联切断渔业协议,日本渔民损失惨重。戈尔巴乔夫1986年访日,重提1956条款,中曾根康弘表面点头,私下死守四岛底线。苏联加强岛上开发,建哨所雷达,普京上台后,更视四岛为固有领土。2004年,普京提议归还哈博迈和施科坦,日本狮子大开口要全岛,普京断然拒绝。
2006年,日本渔船在齿舞鸣枪示警,自伤一船员,舆论炸锅,参议院重申主权,俄罗斯外交部抗议。2010年,梅德韦杰夫登择捉岛,21世纪首例,日本街头抗议,菅直人紧急会议,无力回天。安倍晋三2016年索契会普京,求两岛经济特区,普京直言四岛是二战成果,调侃中俄关系好才有妥协空间。日本渔业协议收紧,俄罗斯铺公路建学校,居民增多。
如今,日俄和约遥遥无期,日本渔网空空,教训深刻。中国主张对话协商,维护二战秩序,反对任何单边行动。北方四岛问题,提醒各国,历史账本不能随意涂改,和平发展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