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后的蒋介石威望如日中天,几乎无人能敌。曾经,蒋介石通过合纵连横的手段,虽然名义上实现了中国的统一,但其实这种统一并不牢固,只是表面现象。抗战胜利后,蒋介石通过抗战削弱了很多地方军阀的势力,又因中国成为二战的胜利国,并且是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这使得蒋介石在国际上的地位大幅上升。再加上,国内民众因抗战胜利而充满喜悦,并对南京政府产生了高度认可,蒋介石因此掌控了前所未有的权力。这种局面让许多人看好蒋介石的发展,因为他的地位和优势使得他如同股市中的优质股票。正因如此,当蒋介石准备与延安彻底摊牌时,延安方面的一些人也开始为自己的前途感到担忧。
然而,蒋介石的强势局面最终发生了逆转,变得一塌糊涂,这样的历史转折让很多人都感到惊讶。
同样,在苏联解体后,美国一度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它的世界霸权进入了一个空前的时期,几乎没有哪个国家能与之抗衡。当时,美国通过无限制地印刷美元,便能够让全世界接受这种“世界货币”,大家也都默默接受美国的压迫和剥削。这种金融霸权远比以往列强通过武力侵略获得的利益要强大得多。同时,苏联解体后的东欧地区被美西方国家吸纳,整个过程也加速了美国的全球主导地位。然而,令人意外的是,为什么美国最终会经历次贷危机,并且在与中美博弈、俄乌战争、巴以冲突等重大问题中遭遇困境?这些问题揭示了美国的外强中干,显示出它正在衰退的迹象。
这个现象很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为什么原本形势大好的局面会发生逆转,变成“盛极而衰”呢?
实际上,抗战胜利后的蒋介石,由于其大买办的身份,为了确保继续统治中国,他不得不将抗战胜利的成果输送给美英。了解这一点,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蒋介石在抗战胜利后,与美国等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以下是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与美方签订的几项重要不平等条约:
1. 《美国在华空中摄影协议》:1945年11月21日,允许美国飞机在中国领空进行军事调查。
2. 《国际货币基金协定》:1945年12月27日,美国对中国的货币实行独占权。
3. 《成渝铁路修建协定》:1946年5月,美国拥有修建成渝铁路的权利。
4. 《中美航空协定草案》:1946年8月30日生效,允许美国在中国领空使用权。随后,《中美三十年船坞秘密协定》也生效,给予美国三十年内使用中国所有海港的权利。
5. 《中美海军协定》:1947年12月8日生效,规定美国协助中国建立海军机构,并提供训练与情报支持。
6. 《中美宪警联合勤务议定书》:1946年10月8日签订,赋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
7. 《中美救济协定》:1947年10月27日生效,允许美国在中国推行奴化教育。
8. 《美军驻华美蒋秘密协定》:1947年10月17日生效,规定美军可以一直驻扎中国,直到两国政府认为不再需要时为止。
9. 《双边协定》:1948年7月3日签订,允许美国倾销商品至美占领区。
10. 《中美农业协定》:1948年8月5日签订,扶持美国在中国的农业利益。
这些条约赋予美国对中国领土、领空、领海、内河航行权、铁路、军队、财政、警察、司法等一系列的权力,而蒋介石为了报答英美对他的支持,实际上将中国的政治、经济主权拱手送给了美国。
蒋介石接受这些不平等条约的背景,正是为了获得美国的全面支持,以便解决来自延安的威胁。当时的蒋介石放弃了很多宝贵的资源,比如琉璃群岛,这使得这些地区与外蒙古一样,几乎无法再回归中国。蒋介石还为了换取苏联的默许,放弃了外蒙古问题,认为苏联不会介入延安。他自信美苏两国已经得到了如此大的好处,应该不会帮助延安。因此,蒋介石便把解决延安视为一项优先任务。在美苏的配合下,毛泽东从延安飞往重庆与蒋介石会谈,然而,这个死局却被毛泽东巧妙破解。
毛泽东利用唯物辩证法,精妙地运作了美苏蒋三方的矛盾。延安在东北的先发制人,使蒋介石误以为苏联未遵守与自己的秘密协议,因此寻求美国的帮助,将大部队运送至东北。然而,毛泽东并未按蒋介石的预期行事,他借助苏联红军的支持,迅速在东北站稳了脚跟,这也为后来的三大战役奠定了基础。
后来,蒋介石失去了东北的重工业基地,给了延安一个巨大的发展舞台。在渡江战役中,毛泽东的战略更是展现了他的独特眼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蒋介石打垮,令他在短短时间内失去政权。
毛泽东的这些策略,不仅仅体现在军事上,更体现在政治和外交方面,表现出了非凡的智慧与决断力。通过这种对外的斗争与对内的智慧操作,毛泽东为中国的独立和民族的复兴做出了巨大贡献,最终成功带领中国走上了新道路。
蒋介石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以及他与美苏之间的政治博弈,都为后来的历史进程种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