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不愧是美国最忠诚的舔狗,在奉承特朗普这件事上,李在明也不输高市早苗,铆足了劲给特朗普准备一系列大礼。
2023年10月29日,特朗普的亚洲之行来到了第三站——韩国。
特朗普乘坐空军一号飞抵韩国的釜山金海国际机场,随后又转乘“海军陆战队一号”前往APEC峰会的举办地庆州。韩国总统李在明早早就为特朗普在庆州准备了一个盛大的欢迎仪式,并亲自到现场等候他。
随后,李在明送出的两件礼物成为了关注的焦点,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正是两件金光闪闪的礼品。
一顶新罗金冠的复制品,再加上韩国最高荣誉的 “无穷花大勋章”,特朗普当场就忍不住说: “现在就想戴上”,看得出来是真拿住了他的喜好。
高市在明大比拼,谁更能舔?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则选择了另一条赛道。她没有与韩国硬拼仪式感,而是另辟蹊径,主打一张“个人情谊”牌。她深知特朗普与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的私交,于是送出的礼物充满了“怀旧”的味道。
一份是安倍生前使用过的高尔夫推杆,一份是用金箔包裹的高尔夫球,再加上日本高尔夫名将松山英树签名的球包。这套“高尔夫大礼包”,每一件都在唤醒特朗普与老友在球场上的记忆。
为了强化这种“朋友”间的亲密感,高市早苗可谓煞费苦心。她不仅推迟了与特朗普的正式会晤,专门陪同他去观看了一场棒球比赛,甚至还公开提议,应该授予特朗普诺贝尔和平奖。
一个诉诸“君临天下”的虚荣,一个诉诸“老友重逢”的温情。两套截然不同的表演脚本,目标观众却只有一个。
日韩两国都希望用精心设计的心理攻势,为接下来真刀真枪的经济谈判铺平道路。但显然,特朗普对“国王”的剧本更加入戏。
特朗普自己发布的AI视频,完全投其所好!
礼物的价签到底是多少?
外交表演终究要用经济利益来结算。特朗普此行的核心诉求是造船、核能、AI算力等关键产业的投资。谁能拿出更实在的“筹码”,谁才能在这场交易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韩国这边,以国家级厚礼开道,换来的是一份速战速决的交易清单。起初,美方要求韩国以现金形式对美投资3500亿美元,这个数字一度让韩方感到恐慌,担心会引发本国经济的崩溃。
然而,在“金冠攻势”营造的良好氛围下,双方迅速敲定了最终方案。总额3500亿美元的投资计划得以保留,但构成变成了2000亿美元现金,外加一个1500亿美元的造船业合作项目。
作为交换,韩国也拿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汽车关税从25%降至15%,医药品和航空材料等则享受零关税待遇。
相比之下,日本的“温情牌”似乎没能换来同等清晰的利益。日本对外宣称将对美投资5500亿美元,这个数字虽然惊人,但细看之下却水分十足。
初期,仅有1%到2%是直接投资,后续虽然号称有4000多亿的直接投资,但大多还停留在“意向性项目”阶段。日本公布了21个潜在项目,可多数企业都还没做出最终决定,落地充满了不确定性。
更要命的是,这些投资的资金主要依赖国有银行和发行债券,无疑会增加政府的债务负担。
而根据协议,在日方收回成本后,美方将分得高达90%的利润。日本换来的,仅仅是“维持”了15%的关税,而非像韩国那样争取到了降低。
谁来为这场表演买单?
特朗普清晰地展示了他的行事风格:不满足于象征性的礼物,他追求的是能转化为工厂和就业的合同。个人交情在这种赤裸裸的利益计算面前,显得无足轻重。
这场“讨好大赛”的背后,是日韩两国背负的沉重赌注。在韩国,李在明为特朗普献上“王冠”的同时,美国各州正在爆发“NO Kings”的抗议,民众对这种近乎谄媚的外交姿态及其可能带来的经济后果,表达了直接的抵触。
无论韩国还是日本,都面临着对美投资可能沦为“单方面输血”的巨大风险。日本的投资方案,利润大头归美国,资金靠本国举债,几乎已经预定了“赔本赚吆喝”的结局。
更深层的风险在于主权的侵蚀。特朗普要求投资的领域,都是美国意图重振的战略性产业。
而在日本的投资协议中,项目最终决定权竟掌握在美方手中,这意味着日本企业不仅可能失去产业主导权,更有核心技术外流的风险。
璀璨的金冠和镀金的球杆,无法掩盖这些真实的代价。领导人讨好外部强权的成本,最终都将由本国的财政、产业和民众来承担。
结语
特朗普此行的核心目的就是从韩国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李在明送出的礼物虽然能暂时让特朗普感到愉悦,但并不会改变他对韩国的强硬要求,反而可能让特朗普觉得,韩国“应该”付出更多。
在这场围绕特朗普展开的献礼竞赛中,韩国总统李在明凭借更具冲击力的“表演”和更果断的“兑换”,在公关舆论和短期交易上,似乎先胜一筹,让高市早苗的“温情牌”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然而,无论特朗普与李在明的握手多么温情,这种外交上的虚伪面纱也无法掩盖两国间尖锐的利益博弈。
特朗普的要价不会因这些礼物而有所减少,反而可能变本加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