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1年,南宋与金朝达成了“绍兴和议”,双方同意以称臣纳贡为条件,建立和平关系。第二年,金朝依约将宋高宗的生母韦氏释放。临行前,韦氏在返回南宋的途中,宋钦宗赵桓也来送行,他紧紧抓住车轮,希望韦氏能够将他的请求转告宋高宗赵构,让他也能返回南方。然而,尽管宋钦宗如此请求,最终他未能如愿,直到1156年去世,始终未能回到南方。那么,宋钦宗为何未能被释放呢? 一、赵构的心思 首先,宋高宗赵构并不希望宋钦宗赵桓回到南宋。尽管两人是兄弟,但政治往往凌驾于血缘之上。原本,赵构并没有做皇帝的机会。他在北宋皇室中排行第九,母亲又不受宠,根本没有继位的可能。然而,靖康之变后,他成了北宋唯一的存活皇室成员,于是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皇帝。之后,在逃亡时,赵构因战乱失去了生育能力,这让他心情复杂,面临着继承人的问题。 宋钦宗赵桓作为“法定”的皇帝,如果回国,势必会有人提议让他重新登基。即便宋钦宗不愿意做皇帝,但他仍有子嗣,而失去生育能力的赵构,最终也只能将皇位拱手让给他。这对宋高宗来说,显然是无法接受的。因此,赵构宁愿从宗室中选出自己喜欢的继承人,也不愿意让宋钦宗和他的后代回归。 二、兀术的计划 1141年,金朝的“太上皇”完颜宗干去世,完颜宗弼(即兀术)成为金朝的实际掌权者。他直接主持了与南宋的和议,最终促成了“绍兴和议”的签订。在这次和议中,双方达成了一个不言而喻的共识:只要南宋愿意向金朝称臣纳贡,金朝便支持赵构继续做皇帝,同时不释放宋钦宗赵桓。
1148年,兀术病重,临终时担心南宋未来可能会违约发起北伐,于是留下了自己的遗言,制定了应对南宋的方法。他认为,如果未来金朝无法抵挡南宋北伐,就可以扶持宋钦宗赵桓做傀儡皇帝,坐镇汴梁。这样,赵构作为宋钦宗的弟弟,便无法再以“为国报仇”为名义发动北伐,避免了对金朝的威胁。 三、钦宗的结局然而,兀术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宋高宗赵构并未打算北伐,他一心只想着在杭州享受荣华富贵。尽管韦氏承诺回到南宋后,会将宋钦宗的情况向赵构汇报,但最终却没有任何消息传回。宋钦宗在金朝的生活越来越艰难,不仅受到金人的严密监视,连基本的饮食供给都成问题,他只能穿着破旧的衣物,忍受饥饿。 在完颜亮篡位之后,宋钦宗的处境更加艰难。完颜亮有意征讨南宋,为此对宋钦宗进行侮辱,甚至要求他骑马练习打球。1156年,57岁的宋钦宗在练习打球时突然惊慌失措,从马背上摔落,随即被金人射杀,尸体也被乱马践踏。直到1161年,宋钦宗的死讯才传到南宋,宋高宗为他追谥号为“恭文顺德仁孝皇帝”,庙号钦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