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是古代中国一位顶级的武将,他的地位几乎无人能敌。在所有将军的荣誉中,封狼居胥被认为是武将的最高荣誉之一。接下来我们聊聊伊阙之战,这场战斗真的是白起的一次巧妙表现。白起使用了离间计,把敌人的军心搅乱,逐个击破对手,整个过程非常精彩。白起首先假装给魏国的将领写信,信中提到要和魏国联手对付韩军。然后他故意让信使被韩军抓住,结果韩军看到了信,但并没有轻易相信。韩军的将领也不是傻子,他们很快意识到可能是陷阱,于是没按照白起的计划行事。接着,伊阙开始下起了大雨,韩军担心洪水淹没,便将大军驻扎在山腰上。
此时,白起开始了他的准备工作,他知道伊阙本来就有一条狭长的山谷,他利用这个地形,放水冲向谷底,魏军被洪水困住,开始向山腰转移。正当此时,韩军被吓醒,误以为魏军和白起已经合作,准备联合攻击他们,于是决定反击。就这样,韩魏两军展开了自相残杀的局面。到了天亮,白起就轻松地收了不少敌军的首级。我读到这里时,真的是忍不住惊叹,白起真的是太聪明了!他能够灵活运用天时、地利、人和,简直是无懈可击。
至于所谓的“武将顶点”问题,这个要看你怎么定义“顶点”。如果是按官职、爵位、战功、杀敌数量、攻城数量来评判的话,那就不一定是白起站在最顶尖的位置。白起好像并没有被封侯,而像王翦、王贲这对父子,虽然也打下了大功,但分别被封为武成侯和通武侯,说明他们的官职可能比白起更高。至于“封狼居胥是武将顶点”这种观点,它的来源是什么呢?其实,东汉时期的窦宪在“勒石燕然”之后被认为与霍去病“封狼居胥”相当,但两者的含金量差别可大了。
封狼居胥是对外的战争荣誉,作为武将的最高荣誉也代表了对外作战的重要性,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内战的功勋不如对外战争呢?而且封狼居胥主要是在北方战场上获得的,那对西方或东方的战绩又如何呢?比如唐代名将苏定方,他三次击败敌国,三次擒拿敌主,其中包括击溃西突厥的步兵、骑兵,还曾打败百济的海军。和封狼居胥、勒石燕然相比,苏定方的战绩不也同样辉煌吗?
许多人只看到白起的歼灭战,但其实歼灭战的背后离不开大量的野战和运动战,它不仅需要精密的谋略,还需要地利、天时、人和等因素的配合。白起并不是不擅长防守,而是他更喜欢采取防守反击的策略,因为在他看来,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这样可以始终保持主动权。
白起最大的问题就是他的手段过于激烈,杀敌过于狠,导致后人很难再达到他那样的战绩。后世的历史学家们往往不会推崇他,因为他曾经屠城、杀戮过多。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的战绩也过于惊人,以至于无论如何也绕不开这个话题。
白起的遗憾在于,他并没有遇到嬴政。嬴驷当时并不承认自己的错误,还强行让白起继续出征。有人说当时粮草不足,可是我不理解,白起比谁都了解当时的情况。如果他认为打不下来,还会要求继续战斗吗?后来,嬴驷后悔了,才去找其他人继续战争,但白起清楚自己现在打不下来,就像王翦一样,王翦要攻打楚国时,也坚决要求六十万兵马。结果秦始皇后来明白了错误,主动请王翦出山,这才用六十万大军。而秦始皇虽然从不轻易承认错误,但他不像嬴驷那样一意孤行,把责任推给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