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左良玉拥有八十万精兵,为何却不管崇祯的死活?背后原因让人深思
创始人
2025-10-25 23:02:38
0

在李自成攻入北京时,明朝末年的将领左良玉手中掌握着80万兵力,但他为何没有选择前去救援崇祯帝,甚至眼睁睁看着大明灭亡呢?要知道,当时北京被围困,崇祯帝在最后时刻曾下令各地调集兵力勤王,可惜他死时,依然没有收到一支援军。尤其是左良玉,拥有如此庞大的兵力,却没有前去,这使得崇祯的死显得更加悲凉,而左良玉也因此成为了后人唾弃的对象。

那么,左良玉为何没有选择在国家危亡之际出兵救援呢?其实,他也有自身的难处,甚至与崇祯帝本人的决策有很大关系,甚至可以说崇祯的死,某种程度上是自取的结果。

首先,虽然左良玉号称拥有80万精兵,但实际上这些兵力并不精锐。早在朱仙镇之战时,左良玉的精锐部队就已经损失殆尽,那时剩下的兵力并不具备太强的战斗力。后来的80万兵力,大多是临时征募的士兵,根本没有实战经验,甚至大部分从未上过战场。这样的军队,即使左良玉去救援崇祯,也未必能对抗李自成的精锐农民起义军。更糟糕的是,左良玉如果贸然前去,最终很可能不仅要面对李自成的起义军,还得应对关外的满清八旗军,尤其是多尔衮的进攻计划,这样一来,左良玉自然更加不愿意冒险。

其次,崇祯帝自己的一些决策,也让左良玉产生了不信任和顾虑。历史上有很多忠诚的将领最终遭到崇祯的怀疑和不公待遇,比如袁崇焕。袁崇焕忠心耿耿,却因为崇祯帝的猜疑,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凌迟处死,其家属和部下也遭到了流放。另一个例子是孙传庭,这位忠君爱国的将领,最终也未能得到崇祯的信任,甚至在出征时被冤枉为诈死,最后战死沙场。这样的前车之鉴,让左良玉即使有力量,也不敢轻易行动。特别是他清楚自己目前的实力并不足以扭转局势,这也让他更加犹豫。

综合来看,左良玉并非完全不愿意救崇祯,而是出于对自身实力的判断、对崇祯帝不信任的顾虑,以及当时复杂的局势,最终选择了放弃。这也是为何崇祯死后,历史上普遍对他表示同情,而左良玉却成为了人们口诛笔伐的对象。

相关内容

地球“体检报告”发布:中国...
10月27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2025年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
2025-10-27 21:09:06
2026年军休干部春节慰问...
采购人名称 浙江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中标(成...
2025-10-27 21:09:00
原创 ...
高骈,唐朝后期的著名将领与诗人。他一生征战四方,屡次在西征与南征中...
2025-10-27 21:03:38
2025海南旅行社排名(动...
2025海南旅行社排名(动态版)资质口碑双优机构名单 一、海南旅游...
2025-10-27 21:03:35
原创 ...
标题:三国时期的武术世家与枪神的传奇 在三国时期,中华大地上战火不...
2025-10-27 21:03:34
原创 ...
清朝末年,慈禧太后坐拥帝国的权力,但她的餐桌上,似乎没有什么能阻挡...
2025-10-27 21:03:04
“贫穷是我们共同的敌人!”...
“贫穷是我们共同的敌人,中非须携手共赢。”10月20日至24日,来...
2025-10-27 21:03:01
东北旅游靠土味地名火了
作者 | 林黛曦 编辑 | Sette 1 今年东北的旅游,正靠一...
2025-10-27 21:02:39
原创 ...
一提到窝阔台家族的衰败,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这事儿得怪蒙哥和拔都。...
2025-10-27 21:02:37

热门资讯

原创 三... 我国古代的三国时期,历史波澜壮阔,英雄人物众多,名将如云。这一时期不仅在军事上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将领,...
原创 长...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长平之战被认为是最早、规模最大且最彻底的歼灭战。这场战斗是赵国大将赵括与秦国名将白...
原创 面... 2019年1月17日,第四届百灵杯世界围棋锦标赛决赛落下帷幕,21岁的柯洁以2:0零封18岁的申真谞...
原创 山... 人物名片: 严家庆,1982年生,贵州桐梓人,正能体育创始人。从杭州打工仔到贵州球拍第一人,他二十年...
原创 岳... 岳飞是中国历史上备受尊敬的将领之一,他的忠诚、正直和卓越的军事才能使他成为了世人瞩目的英雄。尽管如此...
原创 短... 龙椅上尚未坐稳的少年,龙榻上缠绵病弱的青年,宫闱中悄然夭折的幼童——这并非虚构剧情,而是东汉皇宫中真...
原创 刘... 前言 楚汉争霸的历史风云变幻,一场战斗改变了刘邦与项羽的命运。那时,刘邦在与项羽的对抗中被射中一箭...
原创 汉... 在公元前2018年,陕西省南郑县张良镇的一个小山坡上,考古学家做出了震惊世界的发现——张良的墓葬被揭...
原创 今... 今晚!CCTV5直播国乒,孙颖莎+王楚钦等退赛,陈幸同+陈垣宇出战WTT蒙彼利埃站 北京时间10月2...
原创 秦... 近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联合在《Antiquity》期刊发表了一项突破性研究,首次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