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开始于公元220年,曹丕篡汉建立魏国,结束于280年晋朝灭东吴,历时60年。在这段历史中,共有11位皇帝,其中蜀汉有2位:刘备和刘禅;曹魏有5位:曹丕、曹叡、曹芳、曹髦、曹奂;东吴有4位:孙权、孙亮、孙休、孙皓。我们来看一下这11位皇帝中,谁在位时间最长,谁又最短呢?
一、蜀汉
刘备出身于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拥有汉朝皇室血统。汉朝末期,黄巾之乱、董卓之乱以及李傕、郭汜的乱世局面,使得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曹操趁机控制了汉献帝,迅速崛起为强势的诸侯。而刘备在诸葛亮的帮助下,成功占据了荆州、益州和汉中,成为一方诸侯。
曹操一度想要称帝,但最终没有实现。曹丕继承了魏王之位,并在220年逼迫汉献帝禅让,称帝成为魏帝。得知此事后,刘备非常愤怒,决心为汉室复兴而战,便在诸葛亮、马超等人的支持下,在蜀地自立为帝,史称蜀汉。
刘备称帝后,并没有立即向曹魏发起战争,而是为了报复曹魏夺取荆州、杀害关羽的仇,决定攻打东吴。然而,在与东吴的战斗中,刘备犯了疏忽,士兵安营扎寨时连营达70里,且在山林中设营。东吴的陆逊抓住机会,发动火攻,刘备的大军几乎被全歼。撤退至白帝城后,刘备病倒,不久去世。223年,刘备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自己去世,在位仅3年。
刘禅继位后,将军政大权交给了诸葛亮,自己专心做祭祀等事务。诸葛亮为“匡扶汉室”开始了北伐,虽然多次出征,但由于国力有限,始终未能成功。234年,诸葛亮病死在五丈原。诸葛亮死后,刘禅开始重用蒋琬、费祎等人,他们实行了一系列的休养生息政策,给了刘禅一些安稳的日子。然而,随着费祎去世,刘禅开始重用黄皓等奸臣,导致蜀汉政权逐渐腐败。
263年,司马昭派钟会、邓艾进攻蜀汉,钟会在剑阁被姜维阻挡,然而邓艾却通过阴平偷渡成功进入蜀地。经过绵竹之战,邓艾击败了诸葛瞻,迫使刘禅投降。刘禅在位41年,成为三国中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尽管他有“乐不思蜀”的笑话,人们称他为“扶不起的阿斗”,但他最终得以善终。
二、曹魏
曹操一生有称帝之心,但最终未能实现。曹丕继承了魏王之位,220年逼迫汉献帝禅让称帝。曹丕在位6年,225年去世,享年39岁。
曹叡是曹魏的第二位皇帝。226年继位后,他面临诸葛亮的北伐,于是开始依赖司马懿的军事才能。曹叡在位14年,于239年去世,享年32岁。他在临终时让司马懿和曹爽担任曹芳的托孤大臣。
239年,8岁的曹芳继位,但由于年龄太小,政权掌握在两位托孤大臣手中。司马懿与曹爽展开权力斗争,最终司马懿通过发动高平陵政变夺取了政权。曹芳被废除,成为傀儡皇帝,直到254年才被废除。在位共15年。254年,司马师立曹丕之孙曹髦为皇帝。曹髦虽然名为皇帝,但完全被司马师操控,直到260年他不满成为傀儡,企图反抗,结果被司马昭杀害,年仅19岁。
260年,曹髦被杀后,司马昭立曹奂为新皇帝。曹奂作为傀儡,安分守己,直到265年,司马炎篡位建立晋朝,曹奂被废除。曹奂在位6年,直到302年去世。
三、东吴
在曹丕和刘备先后称帝后,孙权一度担心自己称帝会引发曹魏和蜀汉的敌意,因此保持了低调。然而,223年刘备去世,226年曹丕去世,东吴已稳定下来了,孙权便于229年在江东称帝,圆了自己的帝王梦。孙权在位24年,直到252年去世,享年71岁,是三国时期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
252年孙权去世后,10岁的孙亮继位。258年,孙亮企图除掉权臣孙綝,结果阴谋败露,孙亮被废除为会稽王,之后被贬为侯官侯并在押送途中去世,享年19岁。
孙亮被废后,孙綝扶持孙休继位。孙休在位7年,直到264年去世。孙休去世后,孙皓继位。孙皓是典型的暴君,沉溺于酒色和杀戮,使得东吴政权逐渐衰退。280年,东吴被晋朝灭掉,孙皓成为晋朝的归命侯,并在洛阳去世,享年约31岁。
总结
在这11位三国皇帝中,刘禅在位时间最长,达41年。孙权位居第二,统治了24年,而孙皓的统治持续了17年。最短的是刘备,作为蜀汉的创立者,仅在位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