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著名的“隋唐”系列评书中,除了单雄信、王伯当、谢应登这几位瓦岗领军人物外,瓦岗的其他大将基本都投奔唐朝,成了秦王李世民麾下的核心力量。
瓦岗势力帮助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从而成为大唐最显赫的权贵集团。秦琼担任元帅,徐茂公是军师,程咬金出谋划策,他们实际上掌控着大唐的军事权。房玄龄成了宰相,魏征担任副宰相,瓦岗系的人马介入朝政,几乎把朝中的大权握在自己手里。
尉迟恭和薛仁贵作为新鲜血液加入瓦岗,逐渐让薛仁贵成为这个集团的领袖之一。徐茂公图谋的是统一天下,程咬金则带着二十四家的少国公、小爵爷在长安城中并不把唐天子李世民放在眼里,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道理在他们心中非常清晰。程咬金更是利用罗通的手段,谋杀苏定方,甚至试图杀害大唐亲王李道宗,显示出瓦岗系的强大与嚣张。
瓦岗到底是怎么走向瓦解的呢?故事给出了一系列发展。罗通北伐之后,薛仁贵准备出征东境,而秦琼因长期劳累体衰,最终把帅印交给尉迟恭,程咬金和秦怀玉则不同意这个安排。此时高丽的“红袍大力子”盖苏文出现,斩杀了瓦岗出身的27位大将,进一步削弱了瓦岗的势力。
后来苏宝同叛乱西凉,瓦岗仅剩下徐茂公和程咬金两位核心人物仍在战斗。瓦岗二代的秦怀玉、尉迟宝林、尉迟宝庆相继被苏宝同所杀,罗通也在激烈的战斗中战死。薛丁山、樊梨花征西之时,瓦岗的三代力量几乎退居次要位置,像是跑龙套般存在。
薛刚闹花灯、武则天登基之时,瓦岗三代的领袖秦英、罗章要么被武则天处死,要么被迫自杀,年过百岁的程咬金只好闭门不出,等待薛刚带兵归来。到了瓦岗四代,他们在唐中宗李显和唐睿宗李旦之间选择站队,薛、秦、罗三家的家族关系基本上分裂甚至大打出手,例如薛刚和薛强之间的争斗差点爆发武力冲突。
到了唐明皇(李隆基)时期,瓦岗权贵集团基本退出评书的舞台;真正进入主线的是郭子仪等人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