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名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即使对中国近代史有些了解,或者只记得一点初高中历史的内容,也一定听说过他。近年来,关于曾国藩的研究热潮不断,比如《曾国藩家书》、曾国藩的军事策略、他如何识人等方面的讨论都很热门。
作为晚清时期的重臣,曾国藩最为人熟知的功绩是平定了太平天国的农民起义,并且通过与左宗棠、李鸿章等人的合作,延续了清朝几十年的统治。曾国藩去世后,被追赠“文正”谥号。这个“文正”是古代谥号中最高的等级之一,在整个清朝,得此谥号的人只有八位,可见其地位的非凡。
回顾曾国藩的早年经历,我们发现,他在1838年(道光十八年)考中进士。当时,他参加会试,在殿试中排名第42,属于三甲。对于古代的进士来说,一甲、二甲、三甲有着明确的等级划分。状元、榜眼、探花是甲第的三名,而二甲和三甲虽然也属于进士,但地位较低,三甲则称为“赐同进士出身”,有点像现代高考中的“候补”。这个成绩曾国藩自己也一直耿耿于怀,因为他觉得自己并没有获得应有的认可。
既然曾国藩排在三甲中,那我们不禁要问,当年一甲前三名分别是谁?他们的成就如何呢?
状元:钮福保
当年的状元是钮福保,名字中的“钮”容易让人联想到满洲贵族的姓氏,但实际上,他是汉人,来自江苏。钮福保比曾国藩年长几岁,1805年出生,比曾国藩大六岁。他中进士后,被任命为翰林院修撰,参与修国史。此后,他还担任过江南乡试副主考官和广西学政等职务,主要以主持考试为主,颇受好评,具有公正的评价体系。晚年,他辞官回乡,过上了安静的生活,精于书法、诗文,并且喜欢山水画。
尽管钮福保在广西和江西担任过职务,这两个地方在太平天国时期也是战场,但史书中并没有提到他在抗击太平天国方面有任何贡献。总体来看,钮福保是一个典型的清朝官员,他的官场生涯并不特别引人注目。
榜眼:金国均
金国均比曾国藩小三岁,1814年出生,来自湖北黄陂(现武汉黄陂区)。他在考取进士后,首先出任了会试的同考官,后来又在多个地区担任乡试主考官和学政。金国均的官职主要集中在考官和学政方面,他的表现也得到了认可,曾多次被任命为典试官。但在太平天国起义爆发时,金国均的记录突然中断。可能他在战乱中去世,也有可能像钮福保一样隐退乡里。无论如何,金国均在历史上并没有留下太多的印记。
探花:江国霖
江国霖和曾国藩同岁,来自四川达州。考中进士后,江国霖担任过广西会试主考官等职务。因为父亲去世,他守孝三年。守孝期满后,江国霖继续做官,并担任过多个重要职位,包括广东惠州知府、广东巡抚等。在广东巡抚任上,他积极整顿吏治,努力改善民生,但也因此得罪了不少官僚和贪官,最后被弹劾,降职回惠州。不久后,江国霖因病去世。
总体来看,虽然曾国藩的同科三人——钮福保、金国均和江国霖,都没有曾国藩那样显赫的成就,但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也做出了贡献。他们的官场经历各有特色,虽然不如曾国藩那样响亮,却也在清朝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这些人物虽然与曾国藩同科,但他们的命运和贡献各有不同,反映出在那个时代,官员的角色与影响也充满了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