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很多国家都有别称。在历史上,曾经作为殖民帝国的英国自称为“日不落帝国”,而现代的美国则被戏称为“世界警察”。中国在唐朝时期被其他国家尊称为“大唐”或“天朝”,展现了其当时的强大和影响力。
除了这些普遍的别名,不同国家之间的关系也常常通过各种亲切或别具意义的称呼体现出来。比如,中国人亲切地称巴基斯坦为“巴铁”。那么,拥有4300公里边界的中国和俄罗斯之间,又是如何互称对方的呢?
不同历史时期的称呼变化
清朝末年,中国国力衰弱,面对外敌入侵,清政府无力抵抗,只能签署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俄罗斯在这段历史中对中国的侵略尤为明显。通过《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和《中俄伊犁条约》等协议,俄罗斯占领了中国约15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当时,很多中国人将俄罗斯称为“老毛子”,因为他们把俄罗斯人看作是野蛮的侵略者。
然而,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的局势发生了变化。刚刚成立的新中国百废待兴,缺乏技术和资金。当时,同为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给中国提供了很多援助,包括技术培训和设备支持,这些帮助对中国恢复生产至关重要。由于苏联在这一时期的积极支持,许多中国人称其为“老大哥”。
但随着时间推移,苏联的“家长式”作风以及一系列历史事件,使得两国关系渐行渐远。苏联不仅在多个领域单方面改变政策,还破坏了协议,导致很多中国的建设项目未能完成。而且,边疆问题也成为双方争执的焦点。两国关系一度变得紧张。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苏联的解体,近年来两国关系逐渐回暖。2001年,两国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并在2011年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到2019年,双方更是成为了“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如今的中俄,已经不再是侵略与被侵略的关系,也不再是单纯依赖的关系,而是平等的大国关系。
随着关系的改善,中国人对俄罗斯的称呼也发生了变化。如今,中国人称俄罗斯为“战斗民族”,这源于俄罗斯人坚韧的民族性格。俄罗斯特种部队在打击恐怖分子的行动中展现出了强硬作风,而俄罗斯人因长期生活在严酷的环境中,普遍拥有强健的体魄,冬泳、斗熊等活动也成为他们的一部分。因此,大家给他们贴上了“战斗民族”的标签。
俄罗斯对中国的称呼
俄罗斯人也有自己对中国的称呼,这些称呼背后也有其历史根源。
“契丹”:俄罗斯人对中国的第一个称呼是“契丹”。这一称呼源自中国历史上契丹人的影响。契丹是我国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曾在宋朝时期建立了辽国(西辽帝国),并扩展到中亚和东欧地区,包括俄罗斯。契丹人在当地的强大军事力量和先进文明给俄罗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俄罗斯人将这些征服他们的契丹人当作中国的代表。因此,俄罗斯人称中国为“契丹”,直至今天,许多中亚和东欧的国家仍沿用这一名称。
“天下”:第二个称呼与俄语中“China”的发音有关。在俄语中,“中国”和“天下”发音相似。由于俄罗斯地广人稀,资源匮乏,而中国则是资源丰富的大国,且中国封建时期的统治者被称为“天子”,因此俄罗斯人将中国称为“天下”,这既是一种尊称,也是一种向往。中国曾在世界上拥有极高的地位,强大的军事力量、先进的文化成果以及完善的治理体系,都让周围国家对中国充满敬仰。
结语
从“老毛子”到“老大哥”,再到“战斗民族”,中国对俄罗斯的称呼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变化。同样,俄罗斯对中国的称呼也从“契丹”到“天下”经历了长时间的演变。这些别名中,有的是出于对方历史的负面印象,也有的是对对方民族特点的赞誉。随着中俄两国关系的逐步改善,双方的称呼也越来越贴近双方平等合作的现实。
希望在未来的世界格局中,中俄两国能够继续深化合作,在相互尊重、公平正义的基础上,携手共进,为世界树立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