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认为抗日战争主要是国民党在打,特别是他们参加了22次大型战役,而共产党只参加了1次百团大战。从战役规模来看,这个观点是有道理的。但是,单单看规模并不全面,更重要的是要看战果。尽管国民党参与了22次大会战,但大多数战役都以失败告终,失去了不少战士和土地,收效甚微。而共产党虽然参与的战斗较少,但几乎每一场都取得了胜利,积累的战果甚至超过了国民党的贡献。
接下来,我们回顾一下共产党军队打过的10次重要胜仗,按时间顺序排列。
第一次:平型关大捷
1937年9月25日,林彪带领八路军115师,在平型关设下埋伏,成功伏击了日军坂垣师团第21旅团的部分部队及其辎重车队。八路军利用山地游击战的优势,充分发挥了地形特点,歼灭了日军1000多人,摧毁了100多辆汽车和200多辆马车,缴获了大量武器和物资。这一胜利不仅是八路军在抗战中的首场胜利,也是中国军队在抗战中的首次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鼓舞了全国军民的士气。
第二次:夜袭阳明堡
1937年10月19日晚上,陈锡联带领八路军129师的一个团,悄悄潜入日军在山西阳明堡的机场发动突袭。仅用一个小时,八路军就消灭了100多名日军,击毁了24架飞机。这个战役大大削弱了日军在山西的空中力量,成为当时全国媒体热议的焦点,连蒋介石都亲自颁发了嘉奖令,并奖励了两万元。
第三次:雁门关大捷
1937年10月18日,八路军120师358旅716团在雁门关与日军展开了激战。经过三天的激战,八路军歼灭了500多名日军,切断了日军的补给线,为国民党军的忻口战役减轻了压力。这一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八路军的士气,也让日军感受到极大的压力。
第四次:神头岭战斗
1938年3月16日,刘伯承指挥八路军129师的一部分兵力,进攻日军占领的黎城。当天,1500多名日军增援部队进入刘伯承的伏击圈,经过一场激烈战斗,几乎全军覆没。这次战斗被日军称为“第一流的游击战”,使他们对八路军刮目相看。
第五次:长乐村战斗
1938年4月16日,八路军129师在长乐村设伏,成功歼灭了2200多名日军。这场战斗是八路军在抗战中歼灭敌人最多的一场,创造了历史记录。它还对晋东南抗日根据地的稳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六次:陈庄战斗
1939年9月25日,日军派遣1500多人袭击八路军在陈庄的阵地。贺龙指挥八路军120师,采取诱敌深入战术,将日伪军引入包围圈,经过六天激战,成功歼灭1380多名敌军。这场胜利巩固了晋察冀边区的抗日根据地。
第七次:黄土岭之战
1939年11月,八路军在黄土岭与日军展开激烈对抗。在杨成武指挥下,八路军歼灭了900多名日军,尤其击毙了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这场胜利极大打击了日军的气焰,提升了八路军的声誉。
第八次: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是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的最大规模战役。1940年8月20日至1941年1月24日,八路军出动了105个团,发动了1800多次战斗,击毙或俘虏了日伪军5万多人。百团大战极大提升了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也让日军加大了对八路军的打击,同时,蒋介石也加紧了对八路军根据地的经济封锁。
第九次:韩略村伏击战
1943年10月24日,冈村宁次为了显示其扫荡成果,邀请了120多名军官去前线参观。八路军指挥员王近山得知消息后,决定设伏。在山西临汾的韩略村,八路军全歼了这批日本军官。尽管击毙的敌军人数只有120人,但这些都是日军的高级军官,因此这次伏击战的重要性远超过常规的战斗。
第十次:车桥战役
1944年3月,新四军在江苏淮安东南的车桥地区发起战斗。新四军第1师师长粟裕采取围点打援的战术,成功歼灭了900多名日伪军。这场胜利不仅解放了淮安、宝应一带,还为苏中战略反攻铺平了道路。
这些战斗虽然规模不大,但却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抗日战争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