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10年7月,唐隆政变成功,26岁的李隆基准备登基成为帝王。政变之夜,一份秘密的处决名单上赫然写着上官婉儿的名字——这位年逾花甲的女官,曾在武则天、中宗、睿宗三朝间左右权力的风云人物,为何成为李隆基即位后的第一个清除对象?
追溯至684年,长安城传出消息,一位年轻女子凭借非凡的文采被选入宫中,这位才女便是上官婉儿。她的祖父上官仪曾是唐高宗时期的重要大臣,然而,他最终被武则天所杀。尽管如此,武则天对上官婉儿十分赏识,不仅亲自教导她,还将政务交给她处理。唐代史学家刘知几曾赞叹武则天的眼光高超,认为她的能力超越了许多男性帝王。武则天之所以看重上官婉儿,不仅是因为她的文学才华,更因为她卓越的智慧和政治眼光。
上官婉儿的政治能力很快显现出来。据《新唐书》记载,她“明慧绝人,善属文,才藻富艳”。在武则天的统治下,她屡次代为起草诏书、奏章,深得武则天信任。王溥在《唐会要》中也写道,上官婉儿擅长揣摩武则天的心意,甚至在武则天动怒时,她总能提前应对,帮助自己化解危机。
690年,武则天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周。此时上官婉儿已成为周朝廷的权力中心人物之一,参与国家重要决策。她不仅掌握了关键任命的权力,还负责选拔人才,许多重要的职位都经过她的审核。《资治通鉴》提到她“位居近密,权倾中外”,可以说,她是当时朝廷的核心人物。
然而,随着武则天的晚年,政局急转直下。705年,武则天突然被迫退位,李显复位为唐中宗。就在这时,上官婉儿展现了她的政治敏锐,她迅速转向支持唐室,力挺李显复位,并且亲自起草了讨伐武周亲信张易之、张昌宗的诏书,彻底与武周决裂。此举让她不仅保全了性命,还为自己在中宗朝继续掌权奠定了基础。
李显复位后,上官婉儿继续担任凤阁舍人,掌管皇帝的诏令起草工作。她与中宗皇后韦氏结成政治联盟,共同把控朝政。《旧唐书》记载,中宗对上官婉儿极为依赖,“制诰有所不安,辄令改定,中宗优容之”,可见她在中宗朝的权力地位。
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上官婉儿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李重俊——中宗的儿子,借此加强了与李唐皇室的联系,权势达到巅峰。可是,就在她政治生涯最为辉煌的时候,一位年轻的皇子——李隆基,正面临着巨大的生死威胁。
李隆基比上官婉儿年轻近三十岁,自小目睹武则天如何篡位,亲眼看到了上官婉儿如何左右朝政,这些宫廷风波对年幼的李隆基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武则天退位后的动荡时刻,李隆基的父亲李旦(睿宗)并未立即登基,而是由李显(中宗)复位为帝。李隆基此时随父亲一同生活,地位较为低下。
在中宗李显的统治下,韦后和上官婉儿继续把持朝政。史学家司马贞在《史记索隐》中提到:“中宗懦弱,政由韦后,婉儿与韦后谋划朝政,出入禁中,无人能禁。”随着韦后的野心逐渐膨胀,她开始模仿武则天的做法,图谋称帝,而上官婉儿正是她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助力。
李隆基意识到,若韦后称帝,李唐宗室将再次遭遇致命打击。因此,他开始密切关注上官婉儿的动向,认为她是韦后实现野心的核心人物。707年,中宗突然去世,许多史料暗示可能是韦后毒死了他。随后,韦后拥立年幼的李重茂继位,并自己临朝称制,而上官婉儿全力支持韦后的这一举动。
李隆基深知,如果韦后得势,他和李唐宗室必将面临灭顶之灾。在这一生死攸关的时刻,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密谋推翻韦后。于是,710年7月21日,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联合发动政变,成功夺回了皇宫,诛杀了韦后及其党羽。
政变发生时,上官婉儿试图通过起草诏书混淆视听,试图延缓局势的发展。然而,当李隆基的禁军控制了皇宫,时局已经无法逆转。经历了三朝风云的上官婉儿,这次终于面临了她生平最大的危机。
李隆基登基后,必须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如何处置这位掌握朝廷机密、权倾一时的女官。上官婉儿在多朝担任重要职务,深知许多秘密。唐代史学家赵荣指出:“婉儿典机要二十余年,朝中无事不知,上官一日在,李唐子孙一日危。”她与韦后关系密切,且早有“效仿武则天”的图谋。她的政治智慧和生存能力都让李隆基感到不可忽视。
最终,李隆基决定除掉上官婉儿。第二天,她便被秘密处死,享年六十多岁。李隆基处理此事时,低调而迅速,并未公开指责上官婉儿。这一处理方式显示出李隆基的冷静和理智,他并非因为个人恩怨,而是出于政治必然性。
许多史学家认为,李隆基清除上官婉儿的决定,符合唐朝历史的发展脉络。正如陈寅恪所说:“李隆基除掉上官婉儿,是唐室复兴的必要步骤。”上官婉儿曾是唐朝政坛上最为强势的女性之一,但她的存在已经不再适应新的政治环境。
李隆基的政治清理并未就此停止。在铲除上官婉儿后,他继续处理其他潜在威胁,最终为唐朝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这个盛世时期,被誉为中国古代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也证明了李隆基在政治决策上的远见。
上官婉儿的一生可谓波澜壮阔。从一个亡国之女到权倾朝野的女官,她见证了唐朝最动荡的历史阶段。尽管她在文学上有卓越成就,但她的政治角色最终也导致了悲剧的结局。正如杜佑所言:“婉儿以才学入侍,以权势终身,虽有文才,终为权谋所累。”这一评价,或许最能总结她的一生。
李隆基处置上官婉儿的决定,正是他登基后的第一步清理政治威胁,也为唐朝的政治环境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