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代历史中,俄罗斯帝国在西方列强里显得十分格格不入,英国曾因殖民地多到数之不尽,于是又自诩为“日不落帝国”,而法国、德国、西班牙、葡萄牙等国也曾在本土之外,占领过不少殖民地。
可是,俄罗斯帝国疯狂开疆拓土两百多年,从东欧一个小国,在巅峰时期版图达到了2280万平方公里,为何却没有一处海外的殖民地呢?
这还得从俄罗斯帝国的海权开始说起……
01 首任沙皇的遗憾
俄罗斯虽然历史悠久,但是他们形成幅员辽阔的雄伟版图的历史却很短,至今也不过400年左右的历史。
第一任沙皇伊凡四世称帝以前,俄罗斯在东欧平原没什么存在感,只不过是一个诸侯国之类的小国,他们的历代君主甚至不敢称王,只能叫做“大公”。
直到伊凡四世的爷爷,把拜占庭末代皇帝的侄女索菲亚迎娶回来后,俄罗斯才名正言顺地宣称自己继承了拜占庭的“宗教遗产”,还自称是“第三罗马”。
虽然经过前几任大公的努力,使得俄罗斯的版图扩大了不少,但是如果想要进一步扩张,背面是北冰洋,南边又有奥斯曼帝国盘踞。
因此,摆在俄罗斯面前的路只有两条:要么向东,要么向西。
而西欧的国家哪个是善茬?俄罗斯当时的实力比传统西欧国家落后不是一点半点,于是俄罗斯唯有东征这条路可走了。
到了伊凡四世,他耗尽一生为俄罗斯开疆拓土,先后把喀山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和西伯利亚汗国等多个国家纳入囊中。
随着俄罗斯版图的扩大,俄罗斯的地位也随之提高,因此伊凡四世又顺理成章地加冕为第一任沙皇。
然而,到他晚年的时候,却发现俄罗斯如果想要成为西欧列强那般厉害,那就必须要先拥有常年不被冰雪冻起来的港口,而距离俄罗斯最近的出海口就在波罗的海。
于是,从1558年开始,他又花费了20多年的时间,发动了无数轮战争,想要吞下波罗的海的港口。
但是直到他临死前都未能实现这个愿望。
在他临终前,他花费了数小时的精力,颤颤巍巍写了一份很长的遗嘱,而其中“拿下出海口”就是遗嘱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02 彼得大帝的出现
直到第五代沙皇彼得大帝的出现,他将俄罗斯推向了巅峰时期。
彼得大帝的成长道路并不太顺遂,因为他是很小的时候就登基,因此长期以来都由他的母亲把持着朝政,在他亲政以前,几乎都是一个没实权的闲散皇帝。
但是,他却对第一任沙皇十分崇拜,并且一直铭记他留下来的祖训:夺取港口!
于是,他就长期醉心于研究如何改良船只的远航能力和海上作战能力。
到了1694年,彼得大帝的母亲生命走到了尽头,母亲闭上眼的那一刻起,他也从此成为了真正的皇帝。
次年,彼得大帝雄心勃勃,刷领3万多俄军向奥斯曼帝国的亚速城发起了进攻。然而,彼得大帝出师不利,亲政第一战因为俄军没有海军而战败。
从那之后,彼得大帝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海军的重要性,于是他在顿河河畔开班了一家造船厂,为俄罗斯创建里第一支舰队。
1696年,彼得大帝再度征战亚速城,奥斯曼帝国这回也是傻了眼,他们也没想到才过去了一年,俄军的战斗力竟然提升如此之快,最终奥斯曼帝国只好放弃了亚速城求和。
从此,俄罗斯解决了出海口的问题,但后来俄罗斯又发现,这个出海口还是太小了,要想和西欧列强平起平坐,那就必须要争夺更多的出海口。
于是,在一代又一代的沙皇的努力下,俄罗斯帝国占领了克里米亚半岛、从中国抢走了海参崴一个又一个具有海洋优势的土地。
到了苏联时期,他们不仅继承了沙俄帝国的版图,还吸收了周边一大圈国家成为加盟国,后来又通过军事干预,把波罗的海三国纳入了苏联版图,使得苏联的海洋势力范围达到了鼎盛时期。
03 俄罗斯海权为何急速崩塌?
然而,自从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又成为了“孤家寡人”,黑海舰队几乎也沦落到了无出海口可用的地步。
尤其是俄乌冲突的三年多时间里,黑海舰队损失了三成主力舰队,就连曾经风光无限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也一直在维修厂里趴窝代修。
加入这艘艘航母躲不过退役的结局,俄罗斯将会成为五常里唯一一个没有航母的国家。
随着北约不断东扩,俄罗斯失去了一个又一个港口,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倒戈北约,而土耳其则掐住了黑海唯一的通道,俄罗斯海军就像是被断了翅膀的鸟儿,再难翱翔天际,如今北约在俄罗斯家门前耀武扬威进行联合演习早就变成了常态。
假如俄罗斯这回在俄乌冲突中彻底战败,将会彻底失去克里米亚半岛,俄罗斯就连在附近溜达的机会也没有了,直接又回到了伊凡四世没有海洋优势的时代……
参考资料:
1、百度百科:伊凡四世
2、百度百科:彼得一世
3、澎湃新闻:俄罗斯如此热衷开疆拓土,为什么却没有一块海外殖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