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0月,上海一家报纸上刊登了一则拍卖东山席家花园的信息,一时成为上海滩上的新闻。启园是东山历史上唯一保存的一座古典园林,由翁巷沪商席启荪建造,始名席家花园。1935年花园将竣工时,席氏在上海经营的钱庄倒闭,清债团将该花园登报拍卖。开始,南浔张姓商人准备购买后把花园后移建至南浔。张氏正要签订合同时,东山杨湾上海棉商徐子星捷足先登,一次付款购下了这座园林。据说徐子星原已筹足资金,至香港购置100亩土地,后在同乡的劝说下,把这笔款项买下了席家花园。徐子星,字介启,东山杨湾湖沙人。说来是巧合,两人的名字(启荪、介启)中都有一个启字,双方达成默契,把席家花园更名启园。
启园镜湖厅
席启荪建造启园花了3年多时间,也耗尽了他多年的积蓄,为何还没有竣工就拍卖呢?这里有市场经济的客观原因,也有他贪多求大、投资失误的主观因素。席启荪(1879—1943),名裕焜,东山席氏第33世孙。翁巷长生街人。他是启园第一个主人,与启园的关系更密切,影响也较大。席启荪的家庭和他早年的生活,席氏家谱没有介绍,乡志记载也很模糊,只是说他早岁至沪习钱业,在多家钱庄学生意,由学徒到跑街(相当副理),缓步而升,逐渐熟悉钱庄中那一套生意经,升为经理。先后历任鼎元、荣康等钱庄经理。席启荪担任鼎元、荣康钱庄经理,与同乡王宪臣有关。两人是表亲,经历相同。王宪臣是东山杨湾人,出身银钱业,后来成了席家的女婿。在时任上海新沙逊洋行买办席素荣的关照下,王宪臣担任了英商麦加利银行买办,数十年间积累了大量财富。1924年,王宪臣与杨淞生合股开设鼎元钱庄,聘席启荪为经理。席任鼎元经理后,由于经营得法,加上那时上海经济形势较好,1931年在席启荪的建议下,王宪臣又投资与人合股开设荣康钱庄,仍聘席启荪为经理。席启荪同时任沪地两家钱庄经理,钱包一下鼓了起来。
席启荪
1933年,席启荪在席家湖头买下占地10亩的叶家浜旧址,掘湖垒山,仿无锡蠡园建造席家花园。这座花园历时三年竣工,耗资以当时币值10万银元。席家花园背靠青山,面向太湖,既揽真山真水,又融假山假水。整座园林,亭台楼阁、廊轩假山、荷池小桥与太湖自然景致融为一体。园内主建筑有四面厅、转湖、五老园和复廊等,令人叹为观止。花园营造到一半,席启荪还邀请东家王宪臣至园内观赏兰花。王宪臣喜爱兰花,见花园中名贵兰花有100多个品种,心中非常高兴。
启园原址叶家浜
启园最早的大门
30年代,在东山有一句顺口溜:“席家的花园,王家的钞票”。说的是席启荪私自挪用荣康钱庄的公款,到东山筑造私家园林,办企业、建农场,最后血本无归之事。荣康钱庄为王宪臣与顾联承、孙直斋、宋春舫4人合股开设,王宪臣投资四股半,资本9万两,是大股东。在“荣康”合同中,所聘请的经理席启荪每年可分红利1300两,加上薪酬一年收入可得银5000两左右。当时钱庄形势好,席启荪未经董事会同意,私自从钱庄资金中抽出2万两银(预取4年的酬劳),到东山席家湖头建造花园的同时,又在渡水桥投资开办面粉厂和发电厂。又购置柴油轮,首辟东山至苏州的内河航线。次年,又置裕丰、裕商2艘小火轮,辟外湖航线,苏州、东山单放来回:一艘自苏州经木渎出胥口,经西山镇夏至石桥头;一艘出胥口直达前山席家湖、渡水桥,以方便旅沪山人外出。他还与杨湾朱献淮等7人,在屯湾山麓创办东山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旨在推动东山的林果蔬谷和禽畜业的改良和发展。
王宪臣
席启荪胸怀大志,想对家乡航运、电力、农业诸事有所贡献,意图是好的, 但他求大贪多,急于求成,以致数年后投资业全面失败。1937年,正当席启荪投入大量资金、事业正起步时,日军侵占了上海,接着苏州、东山相继沦陷。席启荪急了,挪用钱庄的资金怎么办,急于想填补钱庄资金窟窿,一时无计可施。事有凑巧,30年代初,全球爆发了世界金融风暴,上海出现抢购股票热。席启荪感到机会来了,他又瞒着东家,再次挪用巨额款项购买了大量股票,谁知这是一场世界性的骗局,很快橡皮股票跌到一文不值。荣康钱庄总资本20万两银,这时亏空额达到300余万两,钱庄只得宣告倒闭。王宪臣是席启荪的表亲,又是担保人,钱庄的亏空他应负责。当时,麦加利银行大班知事态严重,特为任职30年刚退休的买办王宪臣全家办了5份葡萄牙国籍护照,劝他出国避一避风头。王宪臣以信誉为商人之本而谢绝,认为所聘经理出事,担保人当负全责。他不惜倾家之力偿还债务,最后几乎破产。
席启荪原本是要坐牢的,因东家王宪臣还清了全部债款,起诉方从法院撤回了起诉书。这时席启荪已年近花甲,回到东山家中赋闲,本该安分守己安度晚年。可他仍不安分,还想出人头地,又选错了道路,最后沦为汉奸。1938年1月28日,2000多日军到了东山与渡村交界的摆渡口,因不明山中情况,不敢贸然进山,据说是席启荪举着太阳旗,带队把日军引进东山,驻扎在启园。接着,他又担任了日伪地方“维持会”副会长。席启荪在担任东山维持会伪职时,虽然没做伤天害理的事,但他引狼入室,后果极为严重。日本兵驻扎启园后,杀害革命志士、强奸妇女,砍伐许多参天大树,拆毁了数以百计的明清古宅,给东山百姓带来了无尽的苦难。
1943年,席启荪突患中风,卧床不起。这时他的小妾见主人不行了,勾结太湖土匪吴占云,当着他的面卷光了家中所有细软,连值点钱的家具也全被搬走。席启荪躺在床上无法动弹,但脑子是清醒的,他自言自语地说“活该,活该,苍天饶过谁。”当夜席启荪就去世了,终年64岁。
席德梁
席启荪的儿子席德梁,与父亲走的是一条相反的道路。1944年,席德梁背叛家庭,在东山石井村加入新四军,参加了太湖游击队渡桥锄奸和突袭俞坞日伪军的战斗。1944年10月,他随部北撤,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席德梁在部队中升至营级干部。
来源:东山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