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俄罗斯占领了克里米亚。到2022年,俄罗斯又占领了乌克兰东部的四个州。仔细一看,乌克兰的沿海地区几乎被占去了一半,如果俄罗斯再夺取敖德萨,乌克兰将变成内陆国,失去与外界的海上联系。俄罗斯这一策略的成功,正是通过掌握了乌克兰的沿海地区,切断了乌克兰的海上通道,令外部援助和出口都变得几乎不可能。这一行动极大地改变了战争局势,使俄罗斯在战略上占据了优势。若乌克兰邻国不愿介入,俄罗斯就能封闭式地打击乌克兰。
这一策略与清朝时期类似。19世纪末,沙俄在东北采取了类似的手段。1860年之前,中国的海岸线最长的省份是吉林,而非广东。吉林当时是一个省级单位,拥有全国最长的海岸线,并且包括了最大的岛屿库页岛。然而,经过《瑷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俄罗斯强迫清朝割让了外东北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包括吉林的沿海地区。这使得吉林的所有沿海区域都划归了俄国。
当时清朝并未重视这些沿海地区,认为内陆的安全更加重要,因此未能保护吉林的海岸线,导致东北几乎变成了内陆地区。若清朝当时有远见,吉林可能在日本海的贸易中占据一席之地,而图们江的出海口也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开发,使得东北失去了重要的出海通道。
俄罗斯在占领外东北后,不满足于此,继续向南扩张,意图控制更多领土,尤其是沿海地区。1896年,沙俄推出了“黄俄计划”,计划将东北以及长城以北的所有地区纳入俄罗斯版图,首先夺取东北。沙俄采取了内外夹击的战略,从内部控制东北,并通过掌控沿海地区,逐步侵占整个东北。辽东半岛成为控制半个渤海湾的关键,一旦控制了这一地区,俄罗斯将能够左右东北的所有海上通道。
然而,直到1904年,沙俄与日本的冲突升级,最终沙俄在1905年败退,退出了东北地区,接着日本取而代之,获得了辽东半岛的租赁权,并将其改建为军事基地。
如今,俄罗斯对乌克兰的策略与当年沙俄对清朝的做法非常相似。通过先占领沿海地区,俄罗斯切断了乌克兰的海上通道,令乌克兰无路可逃,外界的援助也难以到达。如果俄罗斯成功夺取敖德萨,乌克兰将彻底失去海岸线,局势可能一蹶不振,任凭俄罗斯掌控。
从历史来看,如果清朝能够在东北保有沿海据点,可能会有更多的国际支持,特别是英国等列强的援助,将有助于对抗沙俄的扩张。而如果当时的清朝能主动保护这些沿海地区,可能就能避免后来的被动局面,避免日俄战争后对日本的让步。
沙俄的最终目标是不断扩张,从外东北到东北,再到整个长城以北,最终可能渴望扩展到更大的地域。历史上,沙俄通过先占领沿海地区来扩展自己的版图,缺乏海岸线的他们,急于填补这一空缺。历史的教训也提醒我们,拥有沿海地区对于国家的战略至关重要,失去它可能带来难以挽回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