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各大势力都有名将,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曹魏的五子良将、蜀汉的五虎大将以及东吴的十二虎臣。这三组将领虽然都在各自阵营中占据重要地位,但他们的地位却各有不同。
曹魏的五子良将在集团内的地位相对较低。尽管他们是曹魏的骨干力量,但却很难晋升到大将军、车骑将军等高级职位,基本上只能停留在二线;而东吴的十二虎臣中,许多人即使功勋卓著,也只是杂号将军或偏将军,只有丁奉在其他虎臣逐渐死去后,才得以独当一面,成为东吴的顶级将领之一。他的地位,甚至与蜀汉的诸葛亮大哥诸葛瑾或侄子诸葛恪相当。
蜀汉的五虎大将则完全不同,他们是刘备集团的核心力量。特别是关羽和张飞的辞世,对蜀汉的打击可谓致命,几乎让整个政权陷入困境。如果说失去了五虎大将,蜀汉就失去了复兴汉室的希望,那么关羽与张飞的死亡,更是让刘备的政权遭遇了极大的危机。尤其是当时的三国中,只有关羽和张飞被公认是顶尖的战将,其他如马超、黄忠、赵云等虽然同样勇猛,但与关张相比,总体上差了些许差距。关羽和张飞的死,直接导致了夷陵之败,这一场战斗,若是有他们在,刘备的失败或许不会那么惨重。
不过,今天我们不谈这些历史细节,而是通过《三国演义》中的描写,来讲讲赵云和张飞心中最想击败的两个曹魏大将:许褚和徐晃。许褚曾击败过马超,而徐晃则曾在樊城之战中击败过关羽,虽然这两位大将的命运并没有如赵云和张飞所愿那样迅速结束,但他们的确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赵云和许褚曾多次交手,但都未能决出胜负。赵云是蜀汉最后的虎将,曾与许褚激烈对抗,但始终未能击败他。许褚的“虎侯”称号,不是空穴来风,甚至马超都曾忌惮他。在当年,许褚单挑吕布,不仅毫发无损,还展现了惊人的战斗力,这让他成为了曹魏的重要支柱之一。赵云与许褚的对决虽未分出高下,但许褚始终活到了较高年纪,令赵云未能如愿。
同样,赵云与徐晃也有过多次交锋,但两人也未能分出胜负。徐晃是关羽在曹魏阵营中唯一的朋友之一,但他在樊城之战中违背曹操的命令,贸然出击,结果导致自己损失惨重,未能阻止关羽的致命一击。赵云与徐晃的心结较深,尤其是在关羽死后,赵云更是希望有机会为“二哥”报仇,但命运却未能给他这个机会。徐晃最终也未能死在赵云的枪下,而是活到较长岁月,令这一段遗憾永远未能弥补。
值得一提的是,徐晃在战斗中急功近利,未考虑到曹操的整体战略,因此他与关羽的对决虽有战功,却也因过于急功近利,导致了曹操战略的失败。而许褚和徐晃,两人各自有着强大的个人能力,但却没有面对赵云和张飞时的终极对决,也让人充满遗憾。
综上所述,许褚和徐晃虽然在曹魏阵营中是重量级人物,但对于赵云和张飞而言,他们始终未能实现最后的决斗。或许历史注定,英雄的命运无法完全掌控,而正是这些未曾完成的对决,成就了三国历史中更多未解的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