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中,赵云从来不是个英俊瘦弱的小伙子。刘备娶了孙权的妹妹后,她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傲慢,仗着孙权的权势,甚至对刘备的部下肆无忌惮。但唯独赵云能管得住她。史书记载,“孙夫人性格高傲,手握吴国兵权,经常作威作福。刘备深知赵云能够治理这些事务,因此特别委任他负责管理内务。”
有人推测赵云反对刘备伐吴的决定,认为这与孙夫人有关。这种说法并没有确凿证据,因为赵云并不像吕布那样会因为一个江南女子而背叛自己的主公。赵云的忠诚并不容置疑。
史书中的赵云威猛非凡,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也没有“秀气”的形象。年轻时的赵云就是个大块头,“浓眉大眼,方脸重下巴”,甚至连“黑面长身”的周仓都说赵云“极其雄壮”。在建安五年,刘关张在古城见面时,赵云曾和周仓交过手。周仓在战斗中中了三枪,浑身是血,跑去找新任的大哥关羽告状,差点引发冲突:“关公带头骑马,玄德在后,径直向卧牛山冲去。周仓在山下怒骂,只见那将披挂整齐,持枪疾驰下山。”
关羽的眼神一向不好,甚至连刘备都认出了对面的赵云,而关羽却没认出来他。关羽和赵云曾在磐河之战中并肩作战,但这时他认不出赵云了。也许关羽眼睛看得不清楚,也许他有“脸盲症”。我自己也常常遇到类似的情况:和某人聊得很开心,结果一时竟然想不起他是谁。
关羽以前认识的赵云是公孙瓒的部下,即便认出了他,可能也会和赵云打一架来给新加入的周仓出气。那么,假设刘备没有阻止,关羽和赵云在卧牛山对决,最终谁会被斩于马下呢?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这个问题。
首先,要看两人的过往战绩。直到卧牛山的重逢,关羽的战绩显然比赵云更为辉煌。赵云在磐河之战中与文丑激战五六十回合,难分胜负;而关羽在官渡之战时只用三刀就将文丑击退,之后轻松斩杀文丑。
文丑的武功几乎仅次于吕布。像许褚和典韦在面对文丑时都没能轻易获胜。许褚甚至在战斗中强撑了二十回合才勉强脱身。关羽一人击退许褚和徐晃联手,展现出超强的战斗力。如果用文丑的标准来看,赵云在关羽的青龙偃月刀下或许难以支撑过二十回合。不过,古代大将的单挑不仅仅是比武力,往往还受到相生相克的因素影响。比如,马超在二十回合内能击败张郃,但却在五十回合内打不赢曹洪;吕布能一挑六,但与夏侯惇单挑却不分胜负。
其次,我们需要考虑两人战斗时的心态。赵云与文丑单挑,虽然表现英勇,但并非全力以赴,他的目的主要是为完成家族的任务,并非为公孙瓒拼死一战。而关羽的战斗心态则显得更加坚定,因为他早已将赵云视为一个值得挑战的对手。因此,虽然赵云的战绩不如关羽辉煌,但他能否战胜关羽,还得看两人的心态和决心。
最后,我们要考虑两人的“压箱底绝活”。关羽的拖刀计是一招独步武林的绝技,但他在战长沙时并没有施展成功,因为黄忠的一次失误打乱了他的节奏。赵云如果掌握了类似的技艺,或许能够提前防范,避免落入关羽的拖刀计之中。此外,赵云和关羽同样擅长箭术。在襄樊之战时,关羽一箭射中庞德部将成何,而赵云也曾在东南风中射断徐盛的篷索,展现了精准的箭法。因此,在箭术这一点上,赵云可能并不逊色于关羽。
综合来看,关羽和赵云的实力似乎不相上下。赵云即使不如关羽强大,但他也足以与关羽大战三五十回合。如果刘备迟迟未到,关羽和赵云可能会陷入僵局,而最终的胜负,或许会取决于一瞬间的决定性失误。到底是关羽被赵云长枪挑下马,还是赵云被关羽的青龙偃月刀斩断枪杆和战马,恐怕很难一言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