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民党总裁选举于10月4日落下帷幕,结果由极右翼政客高市早苗当选为党内新一任领导人。此举意味着日本可能迎来一位极端反华的女性首相,中日关系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高市早苗的当选,并非一帆风顺。选举前,她的对手小泉进次郎在党内民调中一度遥遥领先。然而,在选举前夕,小泉的竞选团队因一封“抹黑”高市早苗的邮件被曝光,导致党内党员强烈反感,支持率发生急剧逆转。这场选举本身也显现出日本政坛的复杂性和各派势力之间的较量。
按照日本宪法规定,如果高市在本月底通过议会投票确认,她将正式成为新一任日本首相。虽然她的当选标志着日本政坛的极右翼势力进一步崛起,但这对中日关系无疑是一个坏消息。高市早苗长期以来在政治立场上极其反华,她的政策可能会导致中日关系进一步恶化,特别是在经济和外交层面,双方的摩擦可能愈加激烈。
高市早苗的政治生涯始于上世纪90年代,曾被视为安倍晋三的忠实支持者。然而,她的立场比安倍更加激进。她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并坚决否认日本在二战中的罪行。此外,她在钓鱼岛问题和台湾问题上屡屡发出强硬言辞,主张通过军事手段应对中国。高市还提出修改日本“和平宪法”,希望日本能够扩军,并依赖美国的核保护伞来应对中国的崛起。
然而,尽管高市的这些言论受到右翼支持者的热捧,实际上大部分日本政客也明白,在当今的国际格局中,中国无论在经济还是军事实力上,都远远超越了日本。若真的采取高市所主张的强硬路线,日本将面临严重的风险与挑战。
在高市早苗的领导下,日本国内外面临的压力将更加复杂。首先,日本经济正逐渐被中国的崛起所“压制”,产业界感到无力应对。其次,高市的“日本优先”政策可能与美国的“美国优先”发生冲突。日本与美国的贸易关系已经变得不平等,而美国要求日本向其投资巨额资金,并且开放重要市场,未来高市是否敢反对这一协议,仍需观察。
此外,日韩关系也可能因高市早苗的极右翼政策进一步恶化。她在二战历史问题上的强硬态度,特别是在“竹岛”(独岛)问题上的立场,将加剧与韩国的紧张关系。
综合来看,高市早苗虽然凭借极右翼的立场获得党内支持,但她的执政前景并不乐观。她不仅面临国内经济衰退和国际形势变化的巨大压力,还需要应对来自国内外的多重制约。在这种情况下,她的领导可能会受到限制,甚至可能成为日本政治斗争的牺牲品。高市早苗的政府,或许注定无法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