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7日,第80届联合国大会在纽约圆满落幕。本届大会的主题为“促和平、谱新篇”,与会的各国领导人和外交官就全球重大问题展开了激烈辩论和演讲。随着全球局势的动荡和信任危机的加剧,人们不禁开始思考:在如今多边主义日益重要的背景下,联合国能否再次成为解决全球问题的重要推动力?
正因如此,关于联合国改革的讨论也变得愈加热烈。特别是一些中小国家,提出了三个关键问题:1. 是否应该取消五常(中国、俄罗斯、美国、英国、法国)的“一票否决权”?2. G4国家(德国、日本、印度、巴西)是否有机会成为常任理事国?3. 联合国总部是否应当迁出纽约?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分析这些问题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票否决权的争议
联合国安理会自1946年成立以来,一直是联合国六大核心机构之一,主要负责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安理会由五个常任理事国和若干非常任理事国组成,其中五常理事国拥有“一票否决权”,即只要任何一个常任理事国反对,决议便无法生效。
关于五常是否应保留一票否决权的讨论,几乎贯穿了联合国的历史。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二十七条,安理会的决议需获得9票理事国支持,但实质性决议必须得到五常全体一致同意。如果有任何一国反对,该决议将被否决。
截至2024年,五常理事国共行使了295次否决权。其中,俄罗斯最多,共143次,其次是美国,达到89次。每一次否决都深刻影响着全球危机的解决,常常引发各国领导人的不满。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曾公开表示,联合国已经变成了大国之间角力的舞台,芬兰总统斯图布也在会议中呼吁打破五常的垄断,以便更多中小国家的声音能够得到倾听。
是否取消一票否决权?
尽管有许多提议希望取消一票否决权,但这项改革几乎不可实现。《联合国宪章》第108条明确规定,任何宪章修改都必须得到五常的同意。而一票否决权正是五常的核心特权,因此,这项改革难以获得五常的支持。举个例子,最近关于加沙地区停火的决议,尽管得到了14票的支持,但由于美国的反对,最终未能通过,导致数百万无辜平民依然陷入困境。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曾明确表示,不应让五常享有特权,却避免承担责任。
G4入常的挑战
另外,G4国家(德国、日本、印度、巴西)长期以来争取加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但一直未得到五常的支持。虽然美国在2023年突然表示支持G4入常,但这背后显然有着更深的地缘政治考量。例如,印度和日本是美国印太战略的重要伙伴,德国则在欧洲对抗俄罗斯的局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G4国家想要进入常任理事国依然面临巨大阻力。根据《联合国宪章》,安理会改革需要获得2/3会员国的支持,同时也需要五常的同意。尽管印度等国的呼声日益高涨,但考虑到历史政治纷争、地区对立以及五常的既得利益,G4入常的前景依旧遥远,甚至可以说,这仍然是一场理想中的“美梦”。
联合国总部迁址的讨论
另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是联合国总部是否应该从纽约迁出。自联合国成立以来,纽约一直是其总部所在地。然而,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联合国是否应该继续将总部设在纽约。
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公开提出质疑:联合国总部是否仍应设在纽约。近年来,特朗普政府将联合国总部视作其私人领地,限制一些国家代表的入境。例如,佩特罗因公开支持巴勒斯坦而被吊销签证,这一做法违反了联合国总部协议。此外,美国长期拖欠会费,至今仍欠款约50亿美元,甚至导致联合国大楼出现电梯罢工、暖气停摆等问题。
对此,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提出了“重生计划”,计划将联合国的核心职能全球化,减少对纽约总部的依赖。实际上,联合国已经开始在全球其他城市建立重要机构。例如,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已设在上海,全球可持续发展创新中心也在上海落户。这些举措可能意味着,未来联合国的运作将更加分散,纽约不再是唯一的全球中心。
结论
总体来看,联合国是否需要改革仍然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五常的“一票否决权”、G4国家的入常问题以及联合国总部是否迁出纽约,都反映了当前国际政治格局的复杂性。尽管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但实现这些变革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阻力。在当前的全球格局下,联合国是否能够重拾其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仍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努力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