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四载(公元745年),唐玄宗正式册立杨玉环为贵妃。可是在此之前,她还是唐玄宗第十八子寿王李瑁的正妻。就这样,一场“父夺子妻”的宫廷丑闻在大唐上演。面对圣旨,杨玉环只能无奈叹息:“父皇既已有命,岂能违背。”她没有选择,也不敢反抗。
从寿王妃到贵妃
杨玉环最初成为寿王妃,是因其三大优势:家世、容貌和才华。
她虽父母早亡,由叔父杨玄珪抚养,但出身并不普通。杨家是弘农名门,祖上曾有人官至尚书左丞,是唐代皇室选妃的理想对象。
此外,杨玉环不仅貌美如花,还通晓诗文,擅长歌舞,才貌双全。因而在武惠妃和唐玄宗为寿王挑选妻子时,她脱颖而出,被迎入王府,风光无限。
武惠妃的权势与寿王的得宠
寿王之所以显赫,主要是因其生母武惠妃得宠。武惠妃心怀野心,希望儿子成为太子。为了替李瑁扫清障碍,她不断在玄宗面前进谗言。最终,太子李瑛及另外两位皇子被废,甚至惨遭杀害。武惠妃虽如愿打压政敌,却因内疚与梦魇郁郁而终。随着她的离世,寿王和杨玉环也失去了最坚实的依靠。
皇帝的觊觎
武惠妃死后,玄宗深陷空虚与寂寞。他四处寻觅,都无法找到能与之相比的女子。直到一次骊山温泉行宫之行,他看到了美貌绝伦的杨玉环——寿王妃。那一刻,玄宗心动了。
高力士奉旨传话,杨玉环被迫入宫侍奉。寿王李瑁虽屈辱难当,却不敢反抗。杨玉环也只能低头接受命运,她既不能违旨,也不能拖累丈夫。
为了掩人耳目,玄宗以为窦太后祈福为名,将杨玉环“度”为女道士,号太真,迁入宫中。她表面是女冠,实则是皇帝的宠姬,这种身份持续了四年。直到天宝四载,玄宗才公开册立她为贵妃。
杨氏家族的飞黄腾达
杨玉环得宠后,杨氏一族迅速崛起。叔父杨玄珪被提拔为兵部尚书,姐妹们先后封为国夫人,权势显赫。尤其是堂兄杨国忠,原本无才无学,却靠溜须拍马和贵妃的庇护,最终爬上丞相之位,手握大权。杨家人嚣张跋扈,欺压百姓,甚至在朝廷与皇族面前也肆无忌惮。
杨国忠治国无能,两次出兵南诏导致数十万将士丧命,却仍倚仗贵妃的势力横行朝堂。他与安禄山矛盾加深,最终点燃了安史之乱的导火索。
盛唐的衰败与杨贵妃之死
安史叛军气势汹汹,唐军节节败退。玄宗被迫携眷南逃,途中抵达马嵬驿,护卫军心怀不满,将杨国忠处死,随后矛头指向杨贵妃。
玄宗痛惜不已,极力为她辩护:“贵妃久居深宫,如何知政。”然而将士们群情汹涌,要求就地诛杀以平众怒。无奈之下,玄宗只能含泪下令,杨玉环在马嵬坡香消玉殒。
历史的评说
杨贵妃自寿王妃起步,因家世、美貌与才华而被推上浪尖,最终却沦为政治斗争和皇权欲望的牺牲品。她的故事始于“汉皇重色思倾国”,却终于“马嵬坡前死”。
盛世繁华因她更添艳色,而盛唐衰败也因她蒙上悲凉的注脚。正如史家所言,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杨玉环事迹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