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在长征途中,周恩来曾劝博古放弃领导权时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蒋介石的能力非常强大,你能对付他吗?你不行,我也不行。但在全党之中,唯有毛泽东同志能够与之抗衡。
蒋介石的确有过人之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善于用人、驭人。本文就以他与戴笠的关系为例,从几个方面来看看蒋介石的驭人之术。
---
戴笠的出道
1927年,戴笠因私吞军饷东窗事发,逃离苏州骑兵营,投奔黄埔军校旧上级胡靖安,从此踏上情报之路。起初,他既无专业训练,也不了解高层需要,只能凭着笨功夫收集些零碎消息,真正有价值的成果大多被胡靖安占了功。
为了出头,戴笠动起脑筋。他凭借强大的交际手腕,从中下级军官那里打探消息,再经过分析提炼,直接绕过胡靖安,把情报送给蒋介石。
起初他只能守在总司令部门口,看到蒋介石的车队,就立正敬礼,把情报恭敬递上。蒋介石多次接过,却不置一词,只是冷眼旁观,看他是不是沽名钓誉。没想到戴笠坚持如一,从不谈功劳,只专心送情报。蒋介石渐渐对他刮目相看,最终亲口鼓励了一番,戴笠也因此进入了蒋介石的视野。
---
蒋介石的提拔
在内部斗争中胜出、稳固地位后,蒋介石更加重视情报工作。戴笠因表现突出,被选为上尉联络参谋。然而,他当初因私自脱离军校,实际上没有毕业资格。蒋介石得知后,亲笔批示,特许戴笠“毕业”。这一举动让戴笠感激涕零,彻底心甘情愿地效忠蒋介石。
不久,戴笠在协助蒋介石重整部队时立下功劳,进一步赢得信任。蒋介石甚至在家中为他题写“艰苦卓绝”四字相赠,并派他北上收集情报。戴笠果然完成得极为出色。
---
崛起与高光
从此,戴笠几乎全身心扑在特务工作中。无论是潜入河南策反唐生智的部队,还是渗透东北军,他都能以交际和金钱手段拿下大量一手情报,帮助蒋介石分化瓦解各派,逐步实现了表面的全国统一。
尤其是“西安事变”中,戴笠亲赴西安陪同蒋介石,共患难的经历让蒋介石对他更加信任。戴笠一度成为蒋介石最倚重的心腹,权势达到顶峰。
---
蒋介石的防范
然而,蒋介石对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信任。对戴笠,他既要用,也要防。他明白戴笠势力渐盛,若不加控制,迟早会尾大不掉。于是,他故意扶持戴笠的对手李士珍,让其在军统内与戴笠抗衡。李士珍虽多次败下阵来,但蒋介石始终保留他的地位,就是为了牵制戴笠。
等到戴笠权力更大时,蒋介石又成立了“五人小组”,由自己直接领导,成员包括钱大钧、胡宗南等人,专门监控戴笠。尤其是胡宗南,原本与戴笠交好,但在蒋介石面前绝不会另投其主。这也注定了戴笠的命运:他虽显赫一时,却永远在蒋介石的掌控与提防之中。
---
总结
蒋介石善于识人、驭人。他先是冷眼旁观,考察戴笠的忠心与耐性;再施以恩惠,收买其心;随后又高位重用,让其为自己效命;最后则不忘设下层层制衡,防止其尾大不掉。
戴笠能从一个失意的小兵爬升为“军统之王”,离不开蒋介石的提拔。但戴笠的顶峰,也正是蒋介石设下的牢笼。他的一生,就是蒋介石驭人之术的最好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