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是一个横跨亚欧大陆北部的庞大国家,其领土面积几乎覆盖了整个北部地区。从1547年起,俄罗斯便开始了对外扩张的征程。从最初的782平方公里,逐渐扩展到如今的1709.8万平方公里,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正因为如此,俄罗斯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复杂,许多国家与其曾有过摩擦。尽管如此,有些国家已经选择放下过往,而有些则依旧心有不甘。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两个曾被俄罗斯吞并的国家。
其中一个领土便是曾属于德国的柯尼斯堡,现今的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加里宁格勒位于波罗的海南岸,是欧洲通往俄罗斯的重要通道。这个地区虽然面积仅有1.5万平方公里,但对于俄罗斯来说,是西部防线的核心。最初,这片土地并非属于俄罗斯或德国,而是位于东边的立陶宛。13世纪时,德国人征服了这里,将其纳入东普鲁士领土,并命名为柯尼斯堡。随着波兰的独立,这片土地成了德国的飞地,直到二战结束。作为战败国,德国将柯尼斯堡划归苏联,苏联则将其改名为加里宁格勒,并将其作为俄罗斯的一个飞地。
然而,加里宁格勒最初并不是苏联的飞地,毕竟当时周边的立陶宛和拉脱维亚等国仍是苏联的加盟国。随着苏联解体,各国纷纷独立,加里宁格勒才正式成为俄罗斯的一块飞地。尽管如此,战后的德国明确表示,现有的领土已是他们的全部,曾经划归他国的领土不再追究。因此,加里宁格勒在德国人的记忆中早已成为历史。
另一个与俄罗斯有关的土地是卡累利阿,它位于芬兰的东部。芬兰的总面积约33.8万平方公里,但历史上,芬兰的领土要比现在大得多,其中包括如今属于俄罗斯的卡累利阿。卡累利阿的归属至今仍是芬兰人心中的痛。13世纪,芬兰曾被瑞典统治长达近六个世纪。直到18世纪中期,强大的俄罗斯帝国击败瑞典,夺取了芬兰的控制权。1917年,随着俄罗斯帝国的覆灭,芬兰获得了独立,但卡累利阿仍旧由俄罗斯控制。1941年,芬兰与德国联合,成功夺回卡累利阿,但这一局面只维持了三年。1944年,苏联反攻,最终芬兰失去了卡累利阿。即使苏联解体后,卡累利阿也顺理成章地归属俄罗斯。尽管芬兰一直未放弃对卡累利阿的要求,但现实已无法改变,卡累利阿的归属早已定局。
俄罗斯地处北半球,位于亚欧大陆最北端,横跨约9000公里,是世界上跨越时区最广的国家。全球共有24个时区,俄罗斯一国便占据了11个。俄罗斯的最东端和最西端相差11小时,这种特殊现象在全球范围内几乎没有其他国家可以与之媲美。
俄罗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最初的基辅罗斯,那时的俄罗斯面积仅为782平方公里,处于南方游牧民族和西方强大斯拉夫民族的夹击中。为了生存,基辅罗斯开始不断扩张领土。1480年,俄罗斯摆脱蒙古鞑靼的统治后,正式迈向了对外扩张的道路。1895年,俄罗斯帝国达到了巅峰,领土面积曾达到2288万平方公里,占据了全球陆地面积的六分之一。即使在苏联时期,俄罗斯的领土也曾达到2240万平方公里。随着苏联解体,许多加盟国独立,俄罗斯的国土缩小至如今的1709万平方公里。
从俄罗斯的历史和领土变迁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国家的扩张历程充满了复杂的国际博弈,而这些领土争端仍然在历史和政治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