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悲剧的皇后,16岁进宫,生了15年的孩子,最后却被赐死!
大统元年(535年)元宝矩即帝位,建立西魏政权,被尊为西魏文帝。
而其爱妻乙弗氏,自然被册封为皇后。
乙弗皇后的父亲乙弗瑗,官至仪同三司、西充州刺史。
母亲淮阳长公主,则是孝文帝的第四个女儿。
出生在权贵家族中的乙弗皇后,自幼不善言语也不爱笑。
但她容貌美丽,聪慧过人,而且端庄有礼,气质非凡。
乙弗皇后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常对亲族感叹:
“生女儿有什么不好?看我们这个女儿,比男儿还要优秀!”
十六岁时,她被当时还是南阳王的元宝矩纳为南阳王妃;
元宝矩登基后,她就被正式册封为皇后。
身为国母,乙弗皇后端庄自持,质朴节俭。
她喜欢吃素,常穿旧衣服,不佩珠宝,不饰金玉,从不追求奢华。
更难能可贵的是,她德行高洁,心无嫉妒,性情温婉仁厚,待人宽容大方。
也正因如此,文帝对她尤为敬重,夫妻间情谊深笃。
乙弗皇后为文帝生下了十二名子女,但大多夭折,最终只有太子元钦与武都王元戊得以长成。
西魏建都于长安,文帝锐意东征,却苦于北方的柔然屡屡侵扰。
为了稳住后方,他决定与柔然联姻。
而柔然的阿那瑰可汗却开出了一个苛刻条件:
若要迎娶她的女儿,就必须立为皇后。
为成大计,文帝将没有丝毫过错的乙弗皇后迁出了中宫,安置于别殿,之后又命她削发为尼。
然而,这位远嫁而来的柔然公主,也就是后来的悼皇后,始终对乙弗皇后与文帝的深情心有怀疑。
文帝无奈,只能再次下旨,将乙弗皇后迁往秦州,让她和儿子武都王元戊生活在一起。
尽管有很多身不由己,但文帝并没有忘记自己的结发妻子。
他甚至暗中下令,让乙弗皇后重新蓄发,计划着接她回宫。
然而,文帝的这个心愿,至死也没能实现。
大统六年春,柔然部渡河南下,再度大举进攻西魏。
朝中有人揣测,这次的战事都是因为文帝仍然眷恋着乙弗皇后,冷落了柔然公主,这才惹来了柔然的不满。
文帝当然知道不可能是为这个原因:“柔然岂会因一女子受冷落而兴师?”
但流言四起,朝政不稳,文帝权衡再三,忍痛命中常侍曹宠,持亲笔诏书,命乙弗皇后自尽。
命令传至秦州,乙弗皇后泪如雨下。
她哽咽着对曹宠说:
“愿皇上万寿无疆,天下富庶安宁,这样,我死也无怨了。”
随后,她唤来武都王元戊,母子诀别,又留下了遗言托付太子。
言语间满是凄楚悲怆,身边的侍从婢仆都忍不住痛哭。
在最后时刻,乙弗皇后请来了僧侣,陈设供案。
待一切完毕,她回到卧室,用被子死死捂住自己的脸,最终窒息而死,年仅三十一岁。
文帝生前曾亲笔留书,希望百年之后能与乙弗皇后同穴而眠。
等到文帝的永陵建成后,朝中公卿合议,追谥乙弗皇后为“文皇后”,配享太庙。
西魏废帝元钦即位时,依文帝遗愿,将文帝与乙弗皇后合葬于永陵。
参考资料
《北史·魏本纪第五》
《魏书·列传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