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9月29日,郑钦文在中网女单第三轮的比赛中选择退赛,这一决定引发了不少讨论。有人认为,她的“退赛”几乎成了中网比赛的惯用操作——如果不能最终夺冠,就会在一个恰当的时机退出比赛。这并非人品或球品的问题,而是职业体育背后商业运作的必然结果。那么既然早有退赛的打算,为什么还要参赛呢?这一幕让人不禁想起当年的“刘翔式退赛”。
其实,29日的中网几乎可以被称为“退赛日”,共有六场比赛因球员退出而提前结束。其中,法网黑马布瓦松在与纳瓦罗的对决中因伤退赛;奥索里奥在面对世界第一斯瓦泰克时,首盘0-6失利后选择不再坚持;而此前因言论冒犯中国球迷的意大利选手穆塞蒂,也以退赛匆匆收场。郑钦文的退赛发生在与捷克选手诺娃的第三盘。她首盘4-6落败,第二盘以6-3扳回一城,但在第三盘0-3落后时选择退出,显然已经无心再战。
作为本届中网的7号种子,郑钦文首轮轮空。根据奖金规则,首轮轮空奖金为35,260美元,晋级第三轮则能获得60,400美元。退赛后,她将获得前两轮累计奖金约68万元人民币。
从表面看,郑钦文完成了“任务”——作为中国女网的一姐,她的参赛本身就带动了赛事关注度和球迷热情。门票已经售出,她必须登场。于是先咬牙参赛,再视身体和赛况而定是否坚持。这其实早在她复出前就有预期,她本人也坦言,团队并不支持她这么早回到赛场。毕竟距离手术结束还不到80天,原本也没打算报名参赛,但各种外界压力让她不得不做出这个选择。这种“身不由己”的情况,和当年的刘翔何其相似。
上赛季,郑钦文在亚洲赛季收获了1940积分,其中包括中网四强和武网亚军等成绩。而今年因伤缺席美网,她只能在亚洲赛场上全力拼积分,否则世界排名可能跌出前十,这不仅影响竞技地位,也会波及商业代言。同时,她还面临经济压力——今年上半年因伤仅获得约1022万元奖金,但康复和团队开支巨大,不比赛就没有收入,没有成绩更拿不到未来的赞助。
这让人不得不思考:究竟是金钱让竞技体育失去了纯粹,还是运动员本就注定要面对这些无奈的抉择?职业体育的世界充满冷酷的商业逻辑,很难用简单的是非来评判。或许,只有当时间过去,回望这一刻,我们才能更公正地理解郑钦文的选择,就像今天人们重新审视刘翔的退赛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