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英雄传:忠勇张子明与洪都保卫战
在陕西渭南这片人文荟萃的土地上,曾涌现出许多青史留名的英雄人物。今天要讲述的,是来自渭南官路镇张千户村的一位传奇人物——张子明。他跟随明太祖朱元璋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最终连家乡都因他而改名,成为一段流传千古的佳话。
洪都危局:六十万大军压境
时间回溯到1363年(元至正二十三年),正值元末群雄逐鹿之际。朱元璋任命侄子朱文正为大都督,镇守战略要地洪都(今南昌)。这里地处要冲,是兵家必争之地。果然不久后,割据一方的陈友谅集结六十万大军,将洪都城围得水泄不通,誓要一举拿下。
浴血坚守:八十五日生死较量
朱文正接到的是城在人在的死命令。他与副将张子明立下誓言:城亡与亡,誓死守卫洪都!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守军虽多次击退敌军进攻,但面对数十倍于己的兵力,城墙多处破损,伤亡惨重。将士们衣衫褴褛,箭矢将尽,却仍在朱文正和张子明的激励下咬牙坚持。
四月二十四日,陈友谅发动总攻。朱文正亲临城头指挥,箭雨与火铳齐发,打得敌军尸横遍野,鲜血染红护城河。但到六月时,守军已折损过半,形势岌岌可危。危急关头,朱文正与张子明商议,决定派其突围求援。
孤胆英雄:千里搬救兵
张子明深知此行九死一生。为避开敌军耳目,他趁着夜色独自出城,昼伏夜行,以惊人的毅力穿越敌营封锁。当他终于见到朱元璋时,却发现主公正与张士诚激战,分身乏术。得知洪都危在旦夕,朱元璋命张子明立即返回传信:援军不日即至。
忠魂永驻:以死明志
归途中,张子明不幸被俘。面对陈友谅的威逼利诱,他假意周旋:降与不降,容我见主公一面再定。当被押至城下时,朱文正误以为他叛变投敌,怒斥其为逆贼。千钧一发之际,张子明高喊:主公冤枉!援军将至!随即以头撞辕,以死明志。这悲壮一幕,让守军士气大振,最终坚持到援军到来,创造了坚守八十五日的军事奇迹。
功垂青史:千户美名永流传
洪都之战后,陈友谅兵败鄱阳湖,为明朝建立奠定基础。1368年明朝开国,张子明位列开国功臣,追封忠节侯。因其生前担任千户军职,家乡遂改名为张千户村,让后人永远铭记这位忠勇双全的渭南英烈。
后世赞曰:
洪武开国显威名,乱世英雄数子明。
孤身闯阵传军令,碧血丹心照汗青。
千户美誉传故里,忠魂永驻洪都城。
渭水滔滔说往事,犹闻当年战鼓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