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长江向东奔流不息,浪涛冲刷着无数英雄豪杰的传奇。那些是非成败转眼已成过眼云烟,唯有苍翠的青山依然矗立,见证着一次次夕阳染红天际。江边的白发渔夫和樵夫早已看惯秋月春风,他们相逢时共饮一壶浊酒,将古今往事化作谈笑间的故事。——这首《临江仙》生动描绘了历史长河的沧桑变迁。
三国时代堪称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篇章之一,从公元189年董卓率军入京,到公元280年西晋统一天下,近百年间涌现出无数令人敬仰的英雄人物。这些名字早已深深镌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中,以三国为题材的文艺作品更是数不胜数。正如俗话所说:凡有井水处,必谈三国事;市井百姓皆知晓演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蜀汉政权四位杰出丞相的传奇故事。
首先要说的是被誉为卧龙先生的诸葛亮。这位来自山东琅琊的奇才,在东汉末年中原动荡之际隐居荆州隆中。刘备慕名而来,三顾茅庐终于请得诸葛亮出山。他为刘备制定了先取荆益,三分天下的战略蓝图。在诸葛亮运筹帷幄之下,刘备接连夺取荆州、益州和汉中,于公元220年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执掌朝政大权。
公元223年,夷陵之战惨败的刘备在白帝城病逝,临终将幼主刘禅托付给诸葛亮。此后诸葛亮成为蜀汉实际掌权者。为报答知遇之恩,他于226年亲率十万大军北伐。可惜因马谡失守街亭导致首次北伐失利。此后诸葛亮又五次出兵祁山,史称六出祁山。公元234年,这位心怀壮志的丞相带着未竟的理想,病逝于五丈原军中。
蒋琬是零陵湘乡人,以朴实刚直著称。诸葛亮慧眼识才,先任其为丞相府参军,后升为长史。在北伐期间,蒋琬坐镇成都,出色地完成了粮草筹措和后方治理的重任。诸葛亮临终前指定蒋琬接任尚书令、大将军等要职。蒋琬执政后调整国策,暂停北伐,着力恢复国力,延续了蜀汉的统治。
费祎原是刘璋旧部,后归顺刘备。他先后担任太子舍人、黄门侍郎等职,以清廉俭朴著称。诸葛亮北伐期间,他成功出使东吴修复联盟。244年接任大将军后,继续保持蜀汉稳定发展。值得一提的是,费祎为官清正,家中竟无多余财物。
董允与费祎齐名,早年同任太子属官。诸葛亮北伐时任命他为侍中,负责宫廷警卫。他时常与费祎一起劝谏刘禅,维护朝政稳定。费祎执政后提拔董允为尚书令,二人同心协力辅佐朝政。这四位贤相各有所长,共同谱写了蜀汉政权的重要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