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后,孙刘联军大获全胜。在诸葛亮精心策划下,刘备成功向东吴借得荆州部分地区,总算有了立足之地。但荆州七郡被魏、吴、蜀三方瓜分,难以施展拳脚。为实现宏图大业,刘备决定按照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规划,采纳庞统的建议,开始谋划夺取益州。
当时益州牧刘璋因与旧部张鲁反目成仇,汉中地区被张鲁占据自立。懦弱无能的刘璋束手无策,竟异想天开地邀请刘备入川相助。这正中刘备下怀,他立即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开始实施夺取巴蜀的计划。
很多人不解:面对如此昏庸的刘璋,又有张松、法正等内应,为何刘备夺取益州还如此艰难,甚至折损了军师庞统?让我们深入分析其中缘由。
从刘备方面来看,他当时处境极为不利。虽在赤壁之战后获得荆州部分地盘,但根基尚浅。入川作战的三万大军中,过半兵力都是刘璋借调的。更棘手的是粮草供应问题:荆州与巴蜀相隔千里,蜀道艰险难行,运输补给极为困难。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刘备却陷入兵微将寡、粮饷匮乏的双重困境。
刘备性格上的优柔寡断更是雪上加霜。庞统曾献计直接挟持刘璋,可兵不血刃拿下益州。但刘备既未采纳此计,也未按约攻打张鲁,反而在蜀地虚度一年光阴,白白错失良机。
眼见形势危急,庞统再献奇策:假意撤军回荆州,向刘璋借兵借粮,实则杀个回马枪。此计虽妙,却因太过突然,连内应张松都被蒙在鼓里。张松急忙写信询问,不慎暴露身份。刘璋虽庸懦,但经营益州,麾下不乏忠勇之士。大将张任就曾击杀庞统,至死不降刘备。内应暴露后,刘璋立即加强防备。
此时双方实力悬殊:刘备仅三万疲师,刘璋坐拥十万大军。加上蜀地易守难攻的地形优势,刘备屡遭挫败。若非张飞、马超等猛将拼死作战,胜负恐难预料。
总结来看,刘璋虽不善军事,但占据地利人和;刘备虽得人和,却受制于天时地利。能在如此劣势下最终夺取益州,已属不易。只可惜因刘备犹豫不决,痛失庞统这位奇才。否则,坐拥荆益二州、汉中要地,又有卧龙、凤雏运筹帷幄,蜀汉复兴汉室的宏愿或许真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