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范仲淹提拔一家族,勇猛超过杨家将,若宋钦宗会用,靖康之耻可免
创始人
2025-10-06 15:03:30
0

北宋最被低估的将门世家:种家军的兴衰史

提起北宋时期的抗敌名将家族,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杨家将的传奇故事。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还有一个战功更为显赫的将门世家——种家军。这个被北宋名臣范仲淹一手栽培的军事家族,从西北边陲到中原腹地,用三代人的热血与生命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保家卫国史诗。

令人扼腕的是,如果当时宋钦宗能够善用这支精锐之师,北宋的历史结局或许会完全不同。这个战力惊人的家族为何最终没能挽救大宋王朝?让我们揭开这段被遗忘的历史篇章。

靖康之耻中的种师道

1126年正月,北宋都城汴京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中。金国大军压境,皇宫内一片混乱,朝野上下人心惶惶。在这危急时刻,种家第三代名将种师道奉诏入京勤王,日夜兼程赶赴汴京。

当种师道风尘仆仆地进入皇宫时,看到的是惊慌失措的宋钦宗。这位刚刚从父亲宋徽宗手中接过皇位的新君,面对金军铁骑显得束手无策。作为久经沙场的老将,种师道立即向钦宗献上第一条计策:固守汴京,等待各地勤王军队集结,待时机成熟再一举歼灭金军。

然而,就在钦宗犹豫之际,太监姚平仲却进言主张立即出兵劫营。缺乏军事经验的钦宗最终采纳了这个冒险计划。结果不出种师道所料,宋军大败而归,白白浪费了第一次扭转战局的机会。

随着战局恶化,金军开始渡黄河南下。种师道再次面见钦宗,提出半渡而击的经典战术,建议趁金军渡河时发动突袭。可惜,朝中主和派大臣纷纷劝阻,钦宗再次错失良机。

不甘心的种师道又献上第三条计策:在黄河沿线布防,防备金军再次入侵。然而,优柔寡断的钦宗依然没有采纳。这三次关键决策的失误,彻底断送了北宋的最后希望。

此时的种师道已是家国两失——弟弟种师中战死沙场,两个儿子也先他而去。在巨大的悲痛中,这位老将吐血而亡。不久后,汴京城破,徽钦二帝被俘,酿成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耻。种师道的预言一一应验,却为时已晚。

种家军的奠基者:种世衡

让我们把时光倒流近百年,回到北宋与西夏边境战事频发的年代。1038年,西夏正式建国后,不断侵扰宋朝边境。宋仁宗派遣名臣范仲淹前往西北主持防务。

范仲淹到任后发现,除了延安一带,其他与西夏接壤的地区防御十分薄弱。在寻找合适将领时,他发现了年过五旬的种世衡。这位老将不仅骑射技艺精湛,更对西北地形和西夏军情了如指掌。

在范仲淹的提拔下,种世衡提出了一个大胆的防御计划:在青涧修筑新城,与延安形成犄角之势。面对一片荒芜的青涧,种世衡带领士兵挖井取水、运石筑墙,日夜赶工。他身先士卒,与士兵同甘共苦,最终建成了一座坚固的城池。

种世衡的创新之处在于筑城,更在于他推行全民皆兵的政策。在他的训练下,青涧城内无论男女老少都学会了射箭,连妇女也能上阵助战。当西夏名将野利旺荣兄弟率军来犯时,种世衡巧用反间计,成功击退了敌军。

年近六旬时,种世衡又开始修筑更为险要的细腰城。可惜城池刚完工,这位老将就因积劳成疾与世长辞。他用生命为种家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八子承志续辉煌

种世衡去世后,他的八个儿子继承父志,继续守卫西北边疆。其中种诂、种诊和种谔三人最为出色,被时人尊称为三种。

在王安石变法的熙宁年间(1068-1077年),西夏国力日盛,边境战事不断。种谔凭借过人的军事才能,多次击败西夏军队,令敌人闻风丧胆。

元丰四年(1081年),种谔在定川遭遇8万西夏大军。面对十倍于己的敌军,他沉着应战,先以小股部队诱敌深入,再率主力从侧翼突袭,大败西夏军队。这一战让西夏暂时停止了边境骚扰,种谔也因此声名远播。

可惜这位名将57岁时因背疽去世,未能像父亲那样长寿。但种家其他子弟继续在各个岗位上为国效力,使种家军的威名更加显赫。

一个将门世家的悲剧落幕

靖康之耻不仅标志着北宋的灭亡,也宣告了种家军历史的终结。回顾这个家族三代人的奋斗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他们与北宋国运的紧密联系。

种世衡建功立业时,正值北宋鼎盛时期,朝廷尚有范仲淹这样的贤臣支持武将。到了第二代三种时期,虽然战功累累,但朝廷重文轻武的风气已日益严重。及至种师道时代,面对昏庸的徽钦二帝和腐败的朝廷,纵有良策也难以施展。

种家将的故事,某种程度上是北宋由盛转衰的缩影。他们的悲剧告诉我们:在一个轻视军事、政治腐败的王朝中,再多的英雄豪杰也难以扭转乾坤。

与广为流传的杨家将相比,种家将的事迹同样可歌可泣,却因缺乏文学作品的传播而逐渐被遗忘。历史不应只记住文人政客,那些用生命捍卫国家的将士同样值得铭记。种世衡、种谔、种师道这些名字,他们的功绩与精神,永远值得我们缅怀与敬仰。

相关内容

山东通报威海冷库9人遇难火...
2024年12月7日,山东威海齐东海通冷链物流股份有限公司齐东海通...
2025-10-06 13:11:44
原创 ...
随着小勒布伦在北京大满贯半决赛中以4-2战胜世界排名第二的林诗栋成...
2025-10-06 13:11:25
谁是比你更好的中场?哈维只...
西班牙传奇中场哈维在出席活动时接受了快速问答采访,选出比他更优秀的...
2025-10-06 13:05:26
勿忘九一八丨94年前的今天...
央视网消息:今天是9月18日,94年前的今天,震惊中外的“九·一八...
2025-10-06 13:04:33
荐读|山河激荡英雄气——英...
山河激荡英雄气 ——英雄是中华民族闪亮的坐标 文 | 徐文耀、张萱...
2025-10-06 13:04:20
朱万章:宋元时期画龙的图式...
在宋元时期,以陈容为代表的、以“龙”为中心的画龙图和以李公麟、马远...
2025-10-06 13:04:17
元朝与南宋的战争中,为何要...
元朝与南宋的战争:襄阳之役的战略意义与历史影响 在中国古代战争史...
2025-10-06 13:04:12
成吉思汗是中国人吗?一生有...
成吉思汗:一位传奇征服者的身份之谜 成吉思汗,本名孛儿只斤·铁木真...
2025-10-06 13:04:11
原创 ...
【改写版】 中国有句古话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句话放...
2025-10-06 13:04:04

热门资讯

原创 写... 1894年9月17日的大东沟海战(鸭绿江会战),为日本在甲午战争(1894-1895)中的胜利奠定了...
原创 4... 【历史谜团揭晓】1995年山西高平市永录村的考古发现,让长平之战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在长平古战场遗址...
原创 陈... 1952年一个寒冷的清晨,陈赓将军怀着急切的心情赶往周恩来总理的住所。他肩负着一项特殊使命——为刚刚...
重走抗战路!湖北抗战主题研学路... 今天是9月18日 1931年的今天 “九一八”事变爆发 抗日战争拉开序幕 14年的不屈岁月里 中国人...
原创 韩... 韩先楚与罗舜初的战术之争 1947年9月,东北战场上发生了一件耐人寻味的故事。当时正值三纵队的司令...
秦始皇的“昆仑求药”之谜:22... 青海扎陵湖畔的寒风呼啸了2200年,直到一块刻着37个秦篆的石壁被考古人员发现。国家文物局近日正式认...
如果没有韩信,刘邦还能建立汉朝... 在刘邦开国的过程当中,韩信发挥的作用,无疑是至关重要的。而如果没有韩信的话,刘邦能不能战胜项羽,确实...
原创 曾... 读书评阅读书籍分享:汲取智慧精华(3)《曾国藩传》张宏杰 曾国藩不仅个人成就非凡,还培养了许多杰...
原创 戴... 八宝山革命公墓是安葬新中国功勋人物的神圣之地,但令人意外的是,这里还长眠着一位特殊的国民党将领——曾...
原创 4... 夜里寒气逼人,冬日的阳光也驱散不了微风中刺骨的冷意。漫步在山西晋城高平市长平村附近,空气中仿佛弥漫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