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评阅读书籍分享:汲取智慧精华(3)《曾国藩传》张宏杰
曾国藩不仅个人成就非凡,还培养了许多杰出人才。在他的提携下,这些人得以在朝廷中崭露头角。历史记载显示,曾国藩的幕府与众不同。幕府即他的智囊团和人才储备库,其中不仅有优秀的官员,还汇聚了各领域的顶尖人才,比如精通法律的专家、精于数学的学者、研究天文的科学家,以及擅长机械制造的工程师等。
早在咸丰皇帝刚登基时,朝廷曾公开征集治国建议。曾国藩多次上书强调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然而,当时他只是清政府众多官员中的一员,无法撼动以科举为核心的选拔制度。因此,他转而将精力放在培养自己的幕僚团队上,通过这种方式储备和锻炼人才。
据统计,曾国藩的幕僚前后多达四百余人。他亲自考察和面试每一位幕僚,并根据他们的专长安排合适的职位,同时给予细致指导。在给朋友的信中,曾国藩提到,他对待下属如同老师教导学生一般。每月举行两次考试,他亲自出题、批改试卷。可以说,他的幕府不仅是一个行政团队,更像一所培养人才的学校。
在曾国藩的门生中,左宗棠、沈葆桢、胡林翼等人都成为一代名臣,但最受他器重的还是李鸿章。
李鸿章的求学经历与曾国藩相似。咸丰八年(1858年),他投奔曾国藩的军营。起初,他难以适应严格的军营生活,但在曾国藩的严格要求和悉心调教下,他逐渐改掉了散漫的习气,言行举止也变得更加稳重得体。
毫无疑问,李鸿章本身才华出众,且与曾国藩志趣相投,沟通默契。此外,他情商极高,尽管后来因职责不同,他与左宗棠、沈葆桢等人一样,难免与曾国藩产生分歧,但他始终能维持与曾国藩的友好关系。
太平天国战争结束后,为消除朝廷的猜忌,曾国藩主动解散了湘军。但他早有准备,安排李鸿章组建淮军,并在洋务方面给予他精心指导。李鸿章不负所望,迅速引进西方先进武器和军事策略,很快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人物,最终成为曾国藩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