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神演义》的宏大叙事中,关于商纣王是否成为封神之战最大赢家的讨论一直存在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从封神榜的最终名单来看,这个观点确实有其合理之处。作为故事中的核心反派,纣王虽然身死国灭,但其身边几乎所有重要人物都获得了神位,唯独那位与他关系最为密切的九尾狐妲己却未能位列仙班,这个特殊现象值得深入探讨。
细数纣王身边获得封神的重要人物:他的正妻姜王后被封为太阴星君,两位侧妃黄妃和杨妃分别获封地后星与红艳星;两位王子殷郊和殷洪分别成为值年太岁与五谷星君;他最倚重的太师闻仲更是被封为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地位显赫;就连那些祸国殃民的奸臣费仲、尤浑也分别被封为勾绞星和卷舌星。然而,在这场封神盛宴中,唯独缺少了那个对纣王影响最大的存在——九尾狐妲己。她在战争结束后被生擒至西岐,经姜子牙下令处决后,灵魂却未能进入封神台获得神位。
对于妲己未能封神的原因,表面看来似乎是因为她祸国殃民的行为。但深入分析封神标准就会发现,道德因素并非决定性条件。封神榜上不乏截教众多反派弟子,就连纣王本人也被封为天喜星。实际上,封神最重要的标准是功劳二字。以黄飞虎为例,他既无法力也无修仙背景,却因战功显赫被封为东岳泰山大帝,位列众神第三。从这个角度看,妲己其实也立下了特殊功劳——正是她成功迷惑纣王、败坏朝纲,才使得武王伐纣得以顺利进行。
有人辩称妲己的初衷并非助周伐纣,而是单纯为了个人享乐。但值得注意的是,妲己的行动本就是奉女娲娘娘之命行事。那么,为何其他人都能封神而妲己不能?答案或许隐藏在元始天尊的收徒理念中。元始天尊曾批评其师弟通天教主收徒不择根行,将披毛戴角之徒都纳入门下。这种重视出身门第的观念,显然影响了封神名单的最终确定。妲己作为九尾狐精,正是元始天尊眼中的披毛戴角之徒,而纣王其他身边人无论品性如何,至少都是人类贵族或朝廷重臣。这种根深蒂固的种族偏见,或许才是妲己未能封神的根本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封神榜上确实也存在其他妖族成神的例子,如曲鳝得道的丘引被封为贯索星君。但这些特例可能与其在封神之战中的具体表现和所属派系有关。相比之下,妲己作为女娲娘娘派出的特使,其身份地位更为特殊,最终未能封神的结果,既反映了当时神仙世界的等级观念,也体现了封神过程中复杂的政治考量。这个结局不仅令人唏嘘,更引发我们对封神标准公正性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