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安禄山无疑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作为手握重兵的三镇节度使,他不仅掌控着庞大的军事力量,更以一场惊天动地的安史之乱彻底改变了盛唐的命运轨迹。
这位权倾一时的边关大将与唐玄宗的关系可谓耐人寻味。他深得这位晚年昏聩的帝王宠信,甚至获得了入宫觐见时不必行大礼的特权。更令人咋舌的是,他竟被杨贵妃收为养子,与杨家兄妹结为异姓手足。这些特殊待遇,无不彰显着安禄山在当时朝廷中的显赫地位。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嚣张跋扈、备受恩宠的权臣,却对当朝宰相李林甫畏惧至极,每次相见都如临大敌,即便在数九寒天也会冷汗涔涔。 李林甫作为唐玄宗朝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其权势之盛可谓一时无两。但安禄山本身也是位高权重,为何会对李林相如此忌惮?究其原因,主要有四:其一,安禄山的崛起本就得益于李林甫的提携;其二,李林甫的政治手腕确实令人胆寒;其三,这位老谋深算的宰相早已洞悉安禄山的狼子野心;其四,安禄山自己也是做贼胎,难免心虚。 首先,历史文献明确记载:时宰相李林甫嫌儒臣以战功进,尊宠间己,乃请颛用蕃将。正是李林甫力主重用少数民族将领的政策,为安禄山的飞黄腾达铺平了道路。安禄山确实善于钻营,屡立战功,但若无李林甫在玄宗面前的美言,他绝不可能获得如此深厚的信任。更令安禄山寝食难安的是,李林甫既能将他捧上高位,也能让他跌入深渊——当年威震边关的名将王忠嗣就是前车之鉴。 其次,作为常伴君侧的当朝宰相,李林甫对皇帝的影响力远非安禄山这样的外臣可比。在安禄山看来,只要李林甫在玄宗面前进几句谗言,这位日渐昏聩的帝王很可能会立即改变对他的宠信。更何况李林甫把持朝政十余年,铲除异己的手段可谓炉火纯青。这位面带笑容却心狠手辣的权臣,仅凭口蜜腹剑的功夫就让王忠嗣这样的名将失宠,怎能不让安禄山胆战心惊? 再者,李林甫那双锐利的眼睛似乎能洞穿一切伪装。在深谙人心的宰相面前,安禄山感觉自己就像个透明人,所有心思都无所遁形。这种被完全看透的恐惧,使得安禄山在李林甫面前总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连大气都不敢出。 最后,安禄山自己心怀鬼胎也是重要原因。他暗中积蓄力量、图谋不轨,这种做贼心虚的心理,更放大了他对李林甫的恐惧。每当面对这位明察秋毫的宰相时,他内心的不安就会化作涔涔冷汗,浸透厚重的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