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4月,国民党伞兵三团在团长刘农畯的率领下,上演了一场震惊国民党高层的起义大戏。这支被誉为\"国军宠儿\"的精锐部队,在从上海开往福建的途中突然调转航向,最终在连云港向解放军投诚。这场精心策划的起义不仅让蒋介石暴跳如雷,更成为新中国空降兵部队的重要基石。
伞兵三团的前身可追溯至1944年由杜聿明在昆明组建的\"鸿翔部队\"。作为当时中国少有的空降兵种,这支部队从组建之初就备受蒋介石青睐。官兵们不仅接受美式训练,装备精良,更被视为\"御林军\"般的存在。1948年三大战役后,当国民党军节节败退之际,蒋介石特意将这支心腹部队调往台湾,足见其重视程度。
然而蒋介石万万没想到,他最为信任的伞兵三团团长刘农畯,早已与中共地下党取得联系。在中共地下党员周其昌、陈家懋等人的协助下,刘农畯精心策划了这次起义。4月13日,他先是以慰劳为名让全团官兵痛饮至醉,随后暗中调转航向。当官兵们次日发现太阳从\"错误\"的方向升起时,起义已成定局。
值得一提的是,起义过程中还发生了惊险一幕。当刘农畯在军官会议上宣布起义决定时,8连长突然拔出手榴弹威胁要同归于尽。关键时刻,身高一米九的排长孟虎迅速将其制服,避免了一场可能的悲剧。最终,全团2500余名官兵及家属顺利抵达连云港,创造了国民党嫡系部队整建制起义的奇迹。
起义成功后,约半数官兵选择加入解放军,他们中的许多人后来成为新中国第一支空降兵部队——空军陆战第一旅的骨干。而副团长姜健等十几名坚持要去台湾的官兵,却在1950年被蒋介石以\"叛国罪\"处决,成为这场起义中最令人唏嘘的注脚。
从历史角度看,伞兵三团的起义不仅加速了国民党政权的崩溃,更为人民军队输送了一批宝贵的空降兵人才。正如时任华东军区司令员的陈毅所说:\"这支起义部队的到来,让我们在空中力量建设上少走了十年弯路。\"如今,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时,不仅看到了一个时代的转折,更见证了一支特殊部队在历史洪流中的抉择与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