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棣为何一定要杀方孝孺,还要诛连十族?真相揭开后只能说活该
创始人
2025-10-03 23:03:56
0

说起明朝最震撼的一幕,靖难之役一定绕不开。朱棣从北平起兵,打了整整四年,最后兵临南京,把侄子建文帝的皇位夺了过来,改元“永乐”。而他刚坐稳皇帝没多久,就对建文帝最倚重的文臣方孝孺下手。

坊间一直流传一个版本,说方孝孺的死,是因为他不承认朱棣的合法地位,当面骂他“逆贼”,结果惹恼了朱棣。但真相并不是因为这样。

方孝孺出身浙江宁波书香世家,师从元末明初大儒宋濂,在江南士林的名望极高,被看作是“道统”的代表人物。建文帝继位后,第一时间把他招入翰林,几乎成了新政的核心谋士。

《明史·方孝孺传》记载,建文帝削藩、改革,背后多有方孝孺、齐泰、黄子澄等人献策。尤其是方孝孺主张的“荐举制”,影响极大。原本五品以下的官员只能靠科举晋身,但在荐举制下,只要得到推荐,就能进入仕途。

短短几年,经方孝孺推荐入仕的就有八百余人,其中不少是门生、亲友。结果,江南士绅的利益被进一步放大,而原本依靠科举苦读上位的读书人则怨声载道。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建文帝时期,文官集团借新政坐大,逐渐摆脱朱元璋时期“崇武抑文”的格局。要知道,朱元璋在世时,空印案、郭桓案,背后核心就是打压文官的权力。可一到建文朝,这个平衡被打破。

靖难之役持续四年,朱棣能赢,不光是靠兵力,更因为许多藩王选择观望,而文臣大多死心塌地跟着建文帝,方孝孺恰好就是这股力量的精神旗帜。

所以,当朱棣攻下南京,为什么一定要处决方孝孺?因为他清楚,赢了战场,不代表能赢得朝堂。尤其是江南士林,不敲山震虎,皇权根本压不住。

《明实录》里记载,朱棣曾让方孝孺替他起草登基诏书。方孝孺拒绝,说:“臣宁为故主死,不为新君作书。”这话摆明了是要对抗到底。

朱棣大怒,最终将其处决,并牵连族人、门生,史称“诛十族”。

不过,现代学界认为,“诛十族”或许有夸张成分。从当时司法流程看,被处死的主要是直系亲属及部分门生,并没有真的把十族全部株连。

有人会问,建文帝身边谋士不少,为什么朱棣偏偏先杀方孝孺?

原因很简单,齐泰、黄子澄虽然也推削藩,但他们更多是“技术派”,而方孝孺是“道统派”。在儒学话语体系里,他的影响力远大于前两人。

朱棣如果要彻底切断建文旧政的余脉,就必须拿最有象征意义的人“开刀”。

从效果上看,确实如此。方孝孺死后,江南士大夫震惊,纷纷噤声,永乐朝才能顺利推行迁都北京、下西洋、编《永乐大典》等一系列大政方针。

方孝孺的死,并不是一场单纯的君臣冲突,而是明初皇权与文官集团博弈的结果。他的荐举制触碰了皇权根基,他本人又是江南士林的精神旗帜。

在朱棣看来,不除方孝孺,就等于皇位坐得不稳。所以,所谓“朱棣被骂恼羞成怒才杀方孝孺”,其实是后人的简化版本。

真正的原因,是政治。朱棣要的是一个稳固的皇权格局,而方孝孺,恰恰是这个格局里最危险的变量。

相关内容

美联邦政府“停摆”可能持续...
据美国媒体2日报道,预计美国国会参议院3日将再次就延长联邦政府资金...
2025-10-03 13:09:01
原创 ...
西周王朝的兴衰历程 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顺应天下民心,联合各...
2025-10-03 13:05:42
原创 ...
三国时期顶尖谋士群英谱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三国时代无疑是...
2025-10-03 13:05:20
女博主:C罗明年婚礼将邀请...
女博主:C罗明年婚礼将邀请梅西
2025-10-03 13:05:03
广西省立桂林图书馆旧址揭牌
中新网广西新闻9月4日电(常诗悦)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
2025-10-03 13:05:02
现场观看阅兵式后,日籍老战...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
2025-10-03 13:04:46
C罗和乔治娜现身自己新开的...
C罗和乔治娜现身自己新开的植发诊所
2025-10-03 13:04:45
一起去看中国瓷器在土耳其托...
托普卡帕宫位于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在15世纪至19世纪期间曾...
2025-10-03 13:04:34
李世民为什么不杀武则天以绝...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王朝历史长河中,谶语这种神秘的预言形式曾多次出现,...
2025-10-03 13:04:19

热门资讯

原创 晚... 《——【·前言·】——》 他曾是清朝的一名太监,后来却成了国画大师齐白石的看门人。22年如一日,他不...
原创 坐... 在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众多子嗣中,有一个特殊的存在——养子沐英。这位出身贫寒的将领,最终成为镇守云南...
原创 公... 在古代中国,流传着\"飞上枝头变凤凰\"的谚语,生动展现了人们对改变命运的强烈渴望。在等级森严的封建...
原创 原... 从历史视角看汉匈和亲制度的深层动因 导言部分 在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上,汉朝与匈奴之间的和亲政策呈现出...
原创 三... 郭兰英《人说山西好风光》与三晋大地的历史回响 每当郭兰英老师那首脍炙人口的《人说山西好风光》响起...
原创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这场庄严隆重的九三大阅兵仪式上,一个令人动...
原创 李... 《——【·前言·】——》 唐太宗在位期间,最关心的事之一就是让大唐人口恢复。打仗容易减人,养民才能增...
原创 为... 古代兵器重量之谜:文学夸张与历史真相 在众多古典小说和古装影视作品中,我们常常能看到威风凛凛的大侠们...
原创 比... 帝王权术与谋士智慧:论朱元璋时代的权力博弈 在中国古代帝王成就霸业的历史长卷中,往往都伴随着\"狡...
原创 关... 后羿:从部落首领到神话英雄的传奇人生 后羿是中国上古时期夏王朝东夷部落有穷氏的首领,以精湛的箭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