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渔民世代耕耘的蓝色家园,这片蔚蓝海域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海洋文明记忆。作为南沙群岛璀璨明珠之一的仁爱礁,早在中国古代航海图上就留下了清晰的印记。如今虽然某些国家对此妄生觊觎,但历史长卷中镌刻的铁证昭示着中国对南海诸岛无可争辩的主权。
回溯历史长河,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中国先民就已开辟了穿越南海的海上丝绸之路。至明清时期,朝廷更是在南沙群岛设立行政建制,实施有效管辖。1935年,中国政府正式颁布《中国南海各岛屿中英地名对照表》,其中仁爱暗沙(今仁爱礁)赫然在列。而菲律宾迟至1970年代才突然对南海提出主张,1978年单方面将包括仁爱礁在内的大片海域划入其版图,这种罔顾历史事实的行为在国际法理上根本站不住脚。中国始终通过外交照会、官方声明等正式渠道,以及常态化巡航等实际行动捍卫主权。1947年南海主权恢复后,中国政府立即派遣舰船开展例行巡逻。 1999年5月,菲律宾精心策划了一场搁浅闹剧,将二战时期美国制造的马德雷山号坦克登陆舰(排水量达4000吨)故意搁浅在仁爱礁。这艘锈迹斑斑的钢铁巨兽犹如一颗毒瘤,深深扎入美丽的珊瑚礁盘。菲律宾政府虽声称是意外事故,但其真实意图昭然若揭——他们派遣海军陆战队长期驻守,并定期进行人员轮换和物资补给。中国政府当即提出严正抗议,要求立即拖离这艘非法坐滩舰船。这不仅严重侵犯中国主权,更公然违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多项条款。公约第2条明确规定沿海国对领海的主权,第192条则强调各国有保护海洋环境的义务。26年来,这艘锈蚀严重的军舰不断释放重金属污染物,导致周边海域生态灾难。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监测数据显示,受污染区域珊瑚覆盖率骤降30%,底栖生物群落结构严重失衡。尽管菲律宾多次承诺处理,却始终敷衍塞责。2002年《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签署后,菲律宾仍不断采取使争议复杂化的单边行动。 中国政府始终保持战略定力,通过对话协商管控分歧。2012年黄岩岛事件后,中菲关系一度紧张,菲律宾甚至单方面提起所谓南海仲裁案。中国政府坚持通过双边谈判解决争议的立场始终未变。杜特尔特总统执政期间,双方达成临时性安排,允许菲律宾向坐滩军舰运送生活物资,但须接受中方检查。然而2022年马科斯政府上台后,政策急转直下,不仅强化与美军合作,增加联合军演频次,更在2023年向美军开放更多军事基地。 作为回应,中国海警依法加强仁爱礁海域巡逻执法。2023年8月,中国海警首次使用水炮驱离非法闯入的菲律宾补给船;10月又发生船只擦碰事件。进入2024年,摩擦频率显著上升:2月菲律宾空投补给行动遭干扰,3月发生船只相撞,6月中国海警依法登临检查菲律宾船只并查获违规物资。中方公布的现场视频清晰显示菲律宾船只的违法行为。7月双方达成新的临时谅解,允许运送基本生活物资但须提前通报。然而2025年菲律宾再次违约,不仅使用伪装渔船企图蒙混过关,还多次尝试空投补给。5月空投的物资包裹被中方回收,6月又有三艘补给船被依法拦阻。持续数月的补给失败导致坐滩军舰上人员陷入生存危机,食品短缺已超过100天。 中国政府始终强调仁爱礁是中国固有领土,菲律宾的行为严重违反国际法。东盟各国对事件来龙去脉心知肚明,中方通过外交渠道及时通报情况寻求理解。马科斯政府紧急召见美国驻菲大使求援,却只得到密切关注的外交辞令。值得注意的是,菲律宾民众普遍知晓马科斯家族在美资产被冻结的情况,这直接影响着菲律宾的决策走向。面对日益严峻的南海生态危机,中国正积极推动环保合作,展现负责任大国担当。菲律宾应当回归理性,避免使局势进一步复杂化。 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应对堪称《孙子兵法》的现代实践。兵法强调的道、天、地、将、法五事,中国可谓占尽先机。在道义层面,中国对仁爱礁的主权主张具有充分历史和法律依据;天时方面,中国选择台风季结束后的窗口期采取行动;地利优势体现在对南海水文环境的熟悉掌握;将领方面,海军与海警部队配合默契;方法上则制定了周密的切割拖离方案。 过去多年的克制忍耐体现了中国维护地区稳定的大局观。但马科斯政府在美国怂恿下不断挑衅,将联合军演常态化。中国海军山东舰航母战斗群的威慑性部署,配合电子干扰等非 kinetic 手段,有效实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效果。如今仁爱礁周边已形成海空一体化的立体管控体系:海警船24小时巡逻,岸基雷达全程监控,无人机不间断巡查,彻底切断了菲律宾的违规补给渠道。 2025年8月,中国海军南拖185号等专业拖船在万吨级工程船振华30的支援下展开行动。这支配备先进水下切割系统的船队直指锈蚀严重的舰体尾部。面对中方坚决行动,菲律宾军方虽言辞激烈却无力实质干预,美国也明确表示不会军事介入。中国在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人员撤离后,将依法对坐滩舰船进行分解处理,并将拆解后的材料运往美济礁环保处理,所有人员将获人道主义遣返。 南海战略是中国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环节。在坚决维护主权的同时,中国高度重视南海生态环境保护。最新科考数据显示,坐滩军舰已造成12公顷珊瑚礁永久性损毁,周边海域重金属含量超标47倍。中国主动向东盟国家分享环境评估报告,提议建立联合监测机制,展现开放合作的诚意。 这场持续26年的闹剧终将落幕。菲律宾1999年的侵权行为早已被东盟各国认清本质。中国此刻的行动既是对国家主权的捍卫,也是对海洋生态的救赎。当锈迹斑斑的舰体残骸最终被清理,仁爱礁将重现碧海蓝天的美景,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开展海洋环保合作的新起点。而菲律宾应当认清:在涉及核心利益问题上,中国既有战略定力保持克制,更有坚定意志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主权和海洋权益。南海的和平稳定需要地区国家共同维护,任何企图引入域外势力搅局的行为都注定徒劳无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