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新闻网·更济宁讯(记者 付强 李婷 李凯 张沛)86年前,八路军115师在梁山南麓打响的一场歼灭战,以浴血奋战的精神和以弱胜强的战绩,永远铭刻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光辉史册上。今天的《浴血山河》系列报道,为您讲述梁山抗日歼灭战的传奇故事。
1938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后,中央、中央军委根据当时的抗战形势作出决定:大力巩固华北、发展华中、扩大抗日根据地。1939年3月,八路军115师东进支队挺进鲁西地区,直抵梁山一带。
梁山县委党史研究中心主任张新生:“八路军115师东进支队挺近鲁西,到达郓城、梁山一带,之后取得的系列战斗胜利大大震动了日军。”
1939年7月,日军第32师团组建了一支300余人的混成大队,连同伪军,由少佐长田敏江带领,扑向鲁西平原。
济宁市委党史研究院副院长王欢:“日军妄图一举扫荡击败我115师部队,或驱逐出山东境内,以确保整个占领区的治安。”
8月1日,情报显示日伪军将在靳口渡桥过运河。
济宁市委党史研究院副院长王欢:“115师代师长陈光、政委罗荣桓,根据地形做了周密分析,认为来犯之敌骄狂轻敌,孤军深入。我军虽装备武器落后,但战士们大多是久经战场的红军,吃掉这股骄狂之敌完全是有可能的。”
8月2日中午,日军到达梁山南麓。我军小分队袭扰后迅速撤离,诱敌深入至独山村。
济宁市委党史研究院副院长王欢:“敌人在炎热天气里连续行军,又经历了两次袭扰,已是人困马乏、疲惫不堪,很多人就倒地睡觉了。”
我军指挥部经过分析,确认敌人是孤军后,命令部队迅速向梁山西南、独山以西的胡坑村一带集结。
梁山县委党史研究中心主任张新生:“我军作战计划,从独山北、西、南三面,同时发起进攻,重点是夺取独山制高点。”
晚8时许,我军发起进攻。特务营2连和骑兵连迅速推进,完成四面包围。3营10连率先控制了独山制高点。
梁山战斗亲历者 战斗英雄谭德本:“第一梯队打的时候就是用勇猛的冲锋,把敌人压下了山,我们部队占领了高山,把敌人的火力压住了,他抬不起头来。”
日军组织疯狂反扑,连续发起7次冲锋。危急关头,11连驰援阵地,前后夹击将敌人打垮。8月3日拂晓,八路军集中火力发起最后冲锋,全歼残敌。
梁山县水泊街道独山村村民王其斌:“其中一个战士吧,胆特别大。以前盛窝窝头、盛馍的那个篮子,盛着手榴弹,从屋顶上刨个窟窿,一篮子一篮子往里扔的,炸得(敌人)人仰马翻的。勇往直前,不怕牺牲,八路军就是靠拼。”
这次战斗,八路军共击毙日军300余人,俘虏24人,缴获野战炮2门、九二步兵炮1门、机枪15挺、步枪150余支、战马50余匹。
梁山战斗亲历者 战斗英雄谭德本:“打这一仗,打得特别漂亮。我们的战士牺牲挂彩的人是最少的,缴获了敌人三门大炮,又缴获的机枪。我参加的打日本的话,就是这一仗打的是最漂亮。”
梁山抗日歼灭战是八路军在平原地区,以与敌相当的兵力,在武器装备处于绝对劣势的条件下,彻底全歼日军一个成建制大队的成功战例,被八路军总部嘉誉为“模范歼灭战”。
梁山县委党史研究中心主任张新生:“梁山抗日歼灭战是抗日战争以来,八路军在山东给日军一次最沉重的打击,增强了115师坚持平原游击战的信心和勇气,为巩固鲁西根据地,开展平原游击战争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
来源:更济宁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