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原创刘封坐镇上庸为何不救援关羽,如果有援兵关羽还会战死吗?
创始人
2025-10-03 06:32:30
0

三国格局的转折点:樊城之战与荆州失守的历史分析

三国鼎立与荆州战略地位

东汉末年,天下三分,魏蜀吴三国之间明争暗斗、尔虞我诈的较量层出不穷,每一场战役都堪称精彩绝伦。然而,在众多历史转折点中,关羽的樊城之战及其导致的\"大意失荆州\"事件,无疑彻底改变了三国鼎立的格局和发展走向。荆州作为连接南北的战略要地,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曹操、孙权和刘备三大势力都对其虎视眈眈,垂涎三尺。赤壁之战后,荆州七郡被三国瓜分:曹操占据荆州北部重镇,孙权控制荆州中部要冲,而刘备则获得了荆州南部地区。这种三分天下的局面维持了相当长的时间,直到关羽北伐樊城才被打破。

关羽北伐与荆州危机

随着刘备在益州和汉中地区接连取得重大军事胜利,蜀汉政权气势如虹,国势日盛。然而,坐镇荆州的大将关羽却感到坐立不安。一方面,他渴望为蜀汉开疆拓土;另一方面,他也想通过战功证明自己的价值。在这种心态驱使下,立功心切的关羽不顾东吴使者鲁肃多次讨要荆州的警告,执意对樊城的曹仁发动了大规模攻势。关羽的刚愎自用和一意孤行最终导致了灾难性后果——不仅丢失了荆州这一战略要地,自己也命丧沙场,成为三国历史上最令人扼腕的悲剧之一。

刘封、孟达不援之谜

后世史家常有一个疑问:当时驻守上庸的刘封和孟达距离关羽并不遥远,为何他们见死不救?如果援兵及时赶到,是否能够挽救关羽性命并保住荆州?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深入分析其中的复杂原因。

个人恩怨与政治矛盾

首先从人际关系来看,关羽虽然以骁勇善战、忠心义无双著称,但性格上却存在明显缺陷——孤高自傲,目中无人。这种性格导致他与刘备义子刘封关系极为紧张。史料记载,当初刘备收刘封为义子时,关羽就极力反对,一方面质疑刘封的才能,另一方面担心义子身份会影响刘禅的继承权。这种嫌隙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加深。

当关羽向上庸求援时,刘封与孟达之间有一段耐人寻味的对话。刘封说:\"我也知道应该救援,但关公毕竟是我叔父,怎能坐视不救?\"孟达则冷笑道:\"将军视关公为叔父,恐怕关公未必认你这个侄子。我听说汉中王当初收你为义子时,关公就很不高兴。后来汉中王登基后询问继承人问题,诸葛亮说这是家事,应该问关羽、张飞。结果关公说你只是养子,不应有继承权,建议将你远派到上庸这个边远之地,以防后患。\"这段对话生动展现了两人之间的深刻矛盾。

孟达的处境与心态

再来看孟达的情况。孟达原是刘璋部下,在张松、法正等人的劝说下才归顺刘备。然而与受到重用的张松、法正不同,孟达始终未获刘备信任,最后还被发配到偏远的上庸与刘封共事。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种待遇必然导致孟达心理失衡,对刘备集团产生不满情绪。这也解释了为何他在关羽死后不久就叛投曹操。

战略形势与救援困境

从军事战略层面分析,上庸城实际上是距离魏国最近的蜀汉据点。关羽攻打樊城已经激怒了曹操,此时东吴偷袭荆州等于帮了曹操大忙。如果上庸出兵救援关羽,曹操极可能趁机攻打上庸。面对魏吴两国的夹击,无论是关羽还是上庸守军都将陷入绝境。

此外,上庸的守军由刘封和孟达共同掌管,兵力本就有限。孟达性格反复无常,缺乏忠诚,坚决反对救援关羽。事实上,他后来确实背叛了刘备投靠曹操。如果刘封单独出兵,兵力根本不足以扭转战局。

从时间因素考虑,公元219年10月关羽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形势一片大好。然而仅仅两个月后,到12月就败走麦城,战局急转直下。在古代通讯和交通条件极为落后的情况下,消息传递和部队调动都需要大量时间。关羽的溃败速度之快,根本没给援军留下反应和驰援的余地。

历史必然性的思考

综合以上分析,从个人情感、政治关系和军事战略多个维度来看,刘封和孟达与关羽关系恶劣,上庸又面临申家兄弟和北魏的双重威胁。贸然出兵不仅救不了荆州,还可能丢失上庸。加之关羽败亡速度惊人,以当时的条件根本无法及时救援。因此,从历史发展的宏观视角看,关羽的战死和荆州的失守似乎已成必然。这一事件深刻改变了三国力量对比,为后来的历史发展埋下了伏笔。

相关内容

原创 ...
众所周知,西楚霸王项羽素来被世人称作超凡之才,天赋异禀,力能扛鼎,...
2025-10-03 01:03:23
原创 ...
曹操麾下的悲剧猛将:典韦的命运隐喻 刺杀董卓未遂后,曹操并未就此...
2025-10-03 01:03:13
大清对太监做了什么,使得两...
太监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极为特殊而又敏感的群体,他们的存在最初是为了...
2025-10-03 01:02:56
原创 ...
地球知识局 文字 | 那日苏 校对 | 朝乾 编辑 | 桐 美国战...
2025-10-03 01:02:54
原创 ...
1908年11月,历史的车轮在大清的宫墙内突然转得更急促。光绪帝与...
2025-10-03 01:02:54
刘备有没有宗亲势力,为何他...
刘备并非缺乏宗亲势力的支持,而是其宗族中的大多数成员并不赞同他起兵...
2025-10-03 01:02:28
斯大林曾有侵德之谋吗?
苏联伟大卫国战争50周年时,德国修正派历史学家约·霍夫曼发表了《1...
2025-10-03 01:02:23
大明雄主朱元璋:因他创造两...
一、朱元璋——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帝王 究竟是时代造就英雄,...
2025-10-03 01:02:19
原创 ...
喜欢看清代宫廷剧的观众,对其中常常出现的各种王爷头衔一定不会陌生。...
2025-10-03 01:02:18

热门资讯

原创 都... 在当下这个多元的运动世界里,跑步这项最古老、最基础的运动,却常常遭受一些无端的误解和偏见。 很多不爱...
原创 刘... 刘伯温:明朝开国谋臣的智慧与悲歌 刘伯温作为明朝开国功臣,以其卓越的军事谋略和天文历法造诣闻名于...
原创 《... 三国风云录:吕布与张飞的恩怨情仇 在《三国演义》这部波澜壮阔的历史巨著中,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始终...
原创 李... 晚清重臣李鸿章的政治生涯充满争议,但在处理家事方面却展现出了独到的眼光。这位权倾朝野的大臣做出了一项...
二战文学的跨世代回响 图片说明: 图片说明1:安德鲁·布坎南 图片说明: 图片说明2:徐则臣 图片说明: 图片说明3:...
原创 民... 民国军阀混战时期人口稳定之谜:战火中的四亿民生存实录 (一)军阀割据时代的权力格局 1912年清...
九三阅兵在道县社会各界引发热烈... 今日永州讯(通讯员 胡先塔 何彦 朱群芝 邓彭敏 周文娟 申芝兰)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原创 是...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祠\"是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建筑形式,专为祭祀已故先祖或先贤而建。而\"生祠\"...
原创 《... 《三国历史风云录:长坂坡之战与蜀汉双雄的崛起》 各位历史爱好者们,大家好!我是龙傲,今天非常荣幸能与...
阅期刊,启程新时代|烽火中的信... “” 硝烟虽远 精神永存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胜利80周年系列专题阅读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