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大师丘成桐谈阅兵观礼:震撼之外 更见基础科学战略价值
创始人
2025-10-03 05:32:53
0

封面新闻记者 张馨心

“我对于抗战有着深厚的感情,这源于我父亲的经历。他曾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但抗日战争一爆发,他立即放弃学业回国投身抗战。我父亲那一代人,在国家积贫积弱、科技落后的艰难时期,依然坚持信念。这段历史让我明白,中国人民只要团结一心,必定能取得胜利。”丘成桐说。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在受邀嘉宾中,国际知名数学家、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这位在数学领域作出卓越贡献的学者,见证了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时刻。

丘成桐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受访者供图

仪式结束后,丘成桐接受了封面新闻记者的独家专访,分享了他对阅兵仪式的震撼感受,并强调了基础科学在国家安全中的战略价值。他指出,尖端武器的研发无一不依赖于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的支撑,没有基础科学的原始创新与深厚积累,国家就会面临技术受制于人的风险。

参加阅兵有何感受?

封面新闻:作为蜚声国际的科学家,在现场见证这场展现国家实力与和平意志的盛大阅兵,您最直观的感受是什么?有没有哪一个瞬间特别让您感动?

丘成桐:能够受邀参加这场盛大的阅兵,我感觉十分荣幸和激动。我对于抗战有着深厚的感情,这源于我父亲的经历。他曾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但抗日战争一爆发,他立即放弃学业回国投身抗战。他奔走于中国南部多地,全身心投入救国事业。虽然生活清苦,但他从未后悔,始终将国家安危置于个人利益之上。我父亲那一代人,在国家积贫积弱、科技落后的艰难时期,依然坚持信念。这段历史让我明白,中国人民只要团结一心,必定能取得胜利。

阅兵场上,人民军队的表现令人振奋,队列整齐划一,展现出严明的纪律和高昂的士气。各类先进装备,新型的导弹、战机等都集中亮相。这些壮观的场面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内心充满感动。这表明,我们国家拥有了强大的国防力量,中华民族任人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在激动与欣慰之余,我们更需着眼于长远发展,必须清醒认识到,一切发展的根本在于基础科学。只有夯实基础科学根基,才能在整个工业领域实现真正引领,否则将永远处于追随他国的地位。

为何基础科学如此重要?

封面新闻:您为何如此强调基础科学的意义?您如何看待基础科学和国家安全之间的关系?

丘成桐:目前战争形态正经历深刻变革,无人机等智能装备的作用日益凸显,而这些尖端武器的研发无一不依赖于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的支撑。没有基础科学的原始创新与深厚积累,国家就会面临技术受制于人的风险。

目前,中国在基础科学领域尚未达到世界顶尖水平。我期望中国能够在五年内在数学等重点基础科学领域迎头赶上,十年内成为世界基础科学强国。唯有如此,中国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强国。基础科学需要长期投入和持续坚守,但我坚信,我们有能力取得最终的成功,这也是我们必须实现的目标。

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培养一流人才。我们需要建立系统化的拔尖人才培养体系,从中学生、大学生到研究生进行全过程培育。目前社会上存在一种观点,只强调“教育公平”而反对拔尖人才的特殊培养,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国家发展迫切需要一批能够走在科技最前沿的领军人才,他们能够在基础科学、关键技术和国防工业领域实现重大突破,走出中国自己的科技发展道路。

阅兵传递怎样的中国形象?

封面新闻:您兼具深厚的东方文化底蕴和西方学术视野。从这种独特的跨文化视角来看,您认为今天这场阅兵向世界传递了怎样的中国形象?

丘成桐:今天的阅兵向世界展现了一个清晰的中国形象——我们真心追求和平,但也绝对有能力守护和平。

中国从古至今都不是一个热衷于侵略或殖民的国家。明朝郑和下西洋的时候,我们带去的不是枪炮,而是文化和交流。现在也一样,我们始终希望通过对话、而不是对抗来解决问题。

然而,历史也告诉我们,和平不能仅靠良好的愿望来实现。没有强大的国防力量,就无法真正维护和平,甚至难以避免遭受欺凌。一个国家必须有足够的能力保护自己,才能让其他国家尊重其立场,也才能真正为世界和平提供稳定力量。

这次阅兵展示的装备和军队风貌,正是在告诉世界:中国热爱和平,但也不惧怕挑战。我们有决心、更有能力保护好自己,并且愿意为世界和平出一份力。这不是炫耀武力,而是一种负责任的姿态。

对青年一代有怎样的寄语?

封面新闻:今天的阅兵场展现了中国的凝聚力,而国家的未来最终要依靠青年一代。您最想对当代青年说什么?

丘成桐:我希望年轻人既要认真学习西方的科学文化,又要开拓中国人自己的科学道路和方向。

现在有些年轻人学习了西方科学文化后,以为就是成功。但真正的进步,来自将中西方文化深度融合,在此基础上创新、突破,形成我们自己的方向。唯有走出自己的路,才能实现自身强大,更能在未来几百年间,为守护和延续世界和平贡献中国力量。

人物简介:

丘成桐,1949年生于广东汕头,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数学家之一。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香港科学院荣誉院士,清华大学讲席教授、求真书院院长,哈佛大学数学系和物理系终身教授。

1982年,他获得被誉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的菲尔兹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该奖的华人数学家。此后,他又先后获得麦克阿瑟奖、克拉福德奖、沃尔夫奖、马塞尔·格罗斯曼奖、邵逸夫奖,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位囊括六项顶级科学大奖的数学家。

相关内容

原创 ...
众所周知,西楚霸王项羽素来被世人称作超凡之才,天赋异禀,力能扛鼎,...
2025-10-03 01:03:23
原创 ...
曹操麾下的悲剧猛将:典韦的命运隐喻 刺杀董卓未遂后,曹操并未就此...
2025-10-03 01:03:13
大清对太监做了什么,使得两...
太监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极为特殊而又敏感的群体,他们的存在最初是为了...
2025-10-03 01:02:56
原创 ...
地球知识局 文字 | 那日苏 校对 | 朝乾 编辑 | 桐 美国战...
2025-10-03 01:02:54
原创 ...
1908年11月,历史的车轮在大清的宫墙内突然转得更急促。光绪帝与...
2025-10-03 01:02:54
刘备有没有宗亲势力,为何他...
刘备并非缺乏宗亲势力的支持,而是其宗族中的大多数成员并不赞同他起兵...
2025-10-03 01:02:28
斯大林曾有侵德之谋吗?
苏联伟大卫国战争50周年时,德国修正派历史学家约·霍夫曼发表了《1...
2025-10-03 01:02:23
大明雄主朱元璋:因他创造两...
一、朱元璋——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帝王 究竟是时代造就英雄,...
2025-10-03 01:02:19
原创 ...
喜欢看清代宫廷剧的观众,对其中常常出现的各种王爷头衔一定不会陌生。...
2025-10-03 01:02:18

热门资讯

原创 历... 康熙为什么不将皇位传给八阿哥?原来史学家早已给出答案,根据史料记载、康熙曾亲口说过,传给谁都不会将帝...
原创 厦... 《古刹红棉记》 闽南的初夏,木棉花早已谢了,只剩些赭色的荚果挂在枝头,像极了老僧干枯的手指。我循着县...
古代各省良臣名将代表人物,一文...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自然与人类》:科学如何引领我... 这是一本关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所兴起的人文科学的书,但它被置于一个宏大的历史背景来讨论。一直...
80年前的9月3日,毛泽东重庆...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80年前的这一天,在重庆出...
辽宁省5名劳模代表赴京观摩抗战...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作为辽宁省受邀...
台湾写真:台湾地名中的抗日与光... 中新社台北9月2日电 题:台湾地名中的抗日与光复记忆 中新社记者 朱贺 行走在台北大街小巷,一些看似...
原创 原... 在历史的长河中,雍正皇帝无疑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当看到这个题目时,相信大多数读者对雍正都不陌生...
正宫.醉太平〕九三阅兵写感 /... 正宫.醉太平〕九三阅兵写感 郑国才 天安门前,热火朝天, 雄兵正步撼西边, 神州领先。 妖魔鬼怪哀声...
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悼念活动... 9月2日,在成都人民公园“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前,多位参与过抗战的老兵与社会各界人士举行活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