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厦门拱莲古寺,建于后唐五代,80年代坍塌后集资重建,历经沧桑
创始人
2025-10-03 07:04:21
0

《古刹红棉记》

闽南的初夏,木棉花早已谢了,只剩些赭色的荚果挂在枝头,像极了老僧干枯的手指。我循着县志里几行模糊的墨迹,在洪塘镇的阡陌间踯躅。田埂上挑粪的农人忽然驻足,用扁担指向远处:\"五里宫么?喏,那株着火的老树底下。\"

一、断碑上的佛影

所谓\"五里宫\",原是隋时旧称。如今青石山门前的碑碣,早被风雨啃噬得如同老人残缺的牙床。唯有\"开皇五年\"四个字,还在石缝里倔强地探头,倒与寺前那株八百岁的古木颇为神似。

这古刹的命运,恰似闽南渔民腌制的咸鱼——几度在历史的盐卤里翻腾。元末兵灾时,暴民将经卷填入枯井;清季倭寇来犯,僧众把铜钟沉入莲池。最是荒唐处,是乾隆年间那位武探花赠的匾额,金漆未干,便赶上朝廷禁佛,只得用\"心照行人\"四字,将\"阿弥陀佛\"囫囵裹了去。

二、虬枝里的精魂

寺中三绝,今余其一。那株被称作\"贬芝\"的古木,主干中空如陶瓮,却偏在东南斜出一枝,状若怒龙探海。春日里满树猩红,远看竟似古刹着了火。善男信女们将红绸系上枝头,绸角在风里簌簌地抖,倒像给老树添了无数流血的伤口。

旧时有文人附会,说此木乃朱熹手植。考据家们翻烂了《朱子全集》,终寻不得佐证。倒是在某册残本里,瞥见\"池中三圣\"的记载——想那莲池早成了菜畦,龙虎双井也填作放生池,唯有这老树,硬生生从县志的夹缝里,长出新的传说。

三、琉璃色的新生

门玄和尚来此驻锡时,山门只剩半堵土墙。某夜风雨大作,他在断垣下避雨,忽见三点金光在泥淖里明灭,竟与古志所载\"金莲幻化\"一般无二。这倔强的闽南和尚当即发愿,要教唐风骨在废墟里重生。

重建的匠人们颇有意思:雕梁的师傅原是做渔船龙骨的,塑像的匠人从前专扎纸人纸马。最是那尊六丈琉璃药师佛,烧制时炸了三窑,第四窑开炉那日,全镇人都看见古木顶端腾起七色光晕。

四、新枝与旧根

如今的香客们爱在悟空广场拍照,却少有人注意地砖缝里嵌着的碎瓷——那是明代的碗底,釉色青白如新。僧寮后墙根处,智胜禅师手植的含笑花年年开花,香气却愈发清冽,倒像要把六百年积攒的禅意,一股脑儿喷吐出来。

暮鼓响起时,常见穿校服的孩童在古木旁写生。他们笔下的老树总比实物更虬曲,枝丫间还添些不存在的莲花。这倒应了住持的话:\"古迹活在人心里的模样,往往比石头刻的更长久。\"

结语

临行前又见那株木棉,新生的气根垂落如须,正悄悄缠住半块唐砖。忽然懂得这古刹何以千年不倒——它早将根须化作时光的缆绳,一头系着开皇年的月光,一头拴着新时代的朝阳。愿这株火红的生命树,永远在闽南的晨昏里,为往来行人照亮前路。

相关内容

原创 ...
众所周知,西楚霸王项羽素来被世人称作超凡之才,天赋异禀,力能扛鼎,...
2025-10-03 01:03:23
原创 ...
曹操麾下的悲剧猛将:典韦的命运隐喻 刺杀董卓未遂后,曹操并未就此...
2025-10-03 01:03:13
大清对太监做了什么,使得两...
太监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极为特殊而又敏感的群体,他们的存在最初是为了...
2025-10-03 01:02:56
原创 ...
地球知识局 文字 | 那日苏 校对 | 朝乾 编辑 | 桐 美国战...
2025-10-03 01:02:54
原创 ...
1908年11月,历史的车轮在大清的宫墙内突然转得更急促。光绪帝与...
2025-10-03 01:02:54
刘备有没有宗亲势力,为何他...
刘备并非缺乏宗亲势力的支持,而是其宗族中的大多数成员并不赞同他起兵...
2025-10-03 01:02:28
斯大林曾有侵德之谋吗?
苏联伟大卫国战争50周年时,德国修正派历史学家约·霍夫曼发表了《1...
2025-10-03 01:02:23
大明雄主朱元璋:因他创造两...
一、朱元璋——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帝王 究竟是时代造就英雄,...
2025-10-03 01:02:19
原创 ...
喜欢看清代宫廷剧的观众,对其中常常出现的各种王爷头衔一定不会陌生。...
2025-10-03 01:02:18

热门资讯

宋明炜|重访《少年中国》:从科... 少年中国: 民族青春与成长小说, 1900-1959 宋明炜著 康凌、肖一之、樊佳琪、廖伟杰译 20...
中信银行昆明分行团委开展主题团... 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伟大抗战精神,9月...
原创 挡... 1925年春天,北京北洋政府外交部里,外交总长沈瑞麟捏着一封法国送来的公文眉头紧锁。几天前,法国驻华...
兵马俑一号坑为啥有个大洞?网友... “兵马俑一号坑为啥有个大洞?” 近日,有网友参观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惊奇地发现:兵马俑一号坑有个洞,位...
原创 去... 80年铭记,和平永驻——东方大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盛典 前言 2025年9...
原创 司... 司马懿的崛起之路:从权臣到开国皇帝的谋略与野心 在中国历史上,司马懿的成功绝非偶然。这位三国时期最...
南京钟山脚下这场特殊纪念,抗战...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当天上午,在江苏省中医...
用“马灯精神”照亮奋斗之路,致... 1945年9月3日,中国人民以 14 年浴血奋战、巨大民族牺牲,赢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
对话抗战烽火中的“东华脊梁” “同学们,在我们身边有一群东华人,国家危难时刻,他们将生死置之度外,挺起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今天,...
原创 王...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宗室制度是维系皇权统治的重要支柱。所谓宗室,特指与皇帝具有血缘关系的同宗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