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长平之战后,白起与范雎产生矛盾的原因,史记记载自相矛盾
创始人
2025-10-03 04:32:41
0

关于白起与范雎矛盾的成因,《白起王翦列传》中有较为详细的记载。长平之战结束后的第二年,秦军大举进攻赵国,并包围了邯郸。此时,白起主张趁胜之势,彻底摧毁赵国,完成一统关东的重要一步。然而,韩、赵两国在危急之下十分恐惧,便派遣纵横家苏代(苏秦的族弟)带着厚重的财物去贿赂秦国丞相范雎,并提出一个耐人寻味的劝说理由:若白起再立灭赵之功,其地位必将超越丞相范雎,甚至可能威胁其权势。苏代建议韩赵割地求和,以此遏制白起继续建功。范雎心怀权欲,听后深以为然,遂劝说秦昭襄王接受和议。最终,韩赵果然割让部分城邑,暂时平息战事。此举让白起深感不满,《史记》中写道:“武安君闻之,由是与应侯有隙。”二人之间的矛盾便由此产生,也为白起的悲剧埋下伏笔。

不过,问题的关键在于:白起是否真的有意彻底灭赵?他与范雎的矛盾是否真如史书所载那般直接?若仔细分析,会发现司马迁在记叙中存在一些逻辑上的矛盾,这些值得进一步探究。首先要注意的是,战国晚期,关东六国中唯有赵国能与秦国正面抗衡。长平之战虽然以赵军大败收场,但秦军同样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白起自己曾言:“虽破赵军于长平,然伤亡者过半,国内空虚。”这说明秦军在那场战役中损失超过三十万,几乎元气大伤。《白起王翦列传》甚至记载,秦军的伤亡数字高达四十万(含伤者),而赵军的死亡数约为五十万。由此可见,秦军虽胜实伤,迫切需要休养生息。赵国之所以失败,根本原因并非战斗力不及,而是因断粮和后勤不足而陷入绝境。

战后第三年,秦昭襄王命王陵继续攻赵,却损兵四万,仍无功而返。此时他又打算启用白起领军攻打邯郸。然而白起作为老将,十分清楚此役难度,便向秦昭襄王陈述五大不利因素:其一,邯郸乃赵国重镇,城池坚固;其二,韩、魏援军可迅速驰援;其三,关东诸侯国畏惧秦势,极可能联合救赵;其四,秦国国内人力、物资早已紧张,难以支撑长途征战;其五,邯郸远离秦境,后勤线过长,一旦战事不利,秦军将陷险境。基于这些理由,白起果断拒绝出征。果不其然,后续王龁率军攻赵再遭惨败,信陵君窃符救赵,赵魏楚韩联军合力击退秦军,印证了白起的远见。

既然白起明知灭赵无望,那么长平之战后连年攻赵的举动,就不可能出于他的个人意愿,而应当是秦昭襄王的强硬决策。由此可见,白起并未主动谋求继续攻赵,反而是王命所迫。范雎作为丞相,也理应知晓白起与秦昭襄王在此问题上的分歧。至于苏代所言“白起欲立功以压制丞相”,就显得值得怀疑。事实上,苏代的说辞很可能带有夸张或虚构成分。

更为明显的矛盾在于时间记载。《秦本纪》载,秦昭襄王在四十八年十月时,韩国已经割让垣雍;而范雎的所谓劝说,则出现在次年正月,这就存在前后不符的疑点。如果苏代的游说确实发生,其内容必然被后人渲染甚至虚构。至少他关于“白起意图灭赵”的说法,难以成立。

综合来看,白起与范雎之间确有矛盾,但矛盾的核心并非“范雎阻止白起灭赵”。更真实的情况应是:白起基于军事现实,坚决反对此时灭赵,而秦昭襄王却坚持执行灭赵计划,这才导致白起与朝廷意见冲突。范雎或许在其中推波助澜,但绝非矛盾的根源。白起之死,更可能是秦昭襄王认为其功高震主,担心他居功自傲、威胁王权,于是加以铲除。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时,也许因为政治立场或对范雎不满,将矛盾的矛头过度指向范雎,使得这一段历史蒙上了偏颇的色彩。

由此看来,白起与范雎的矛盾,并不是简单的权力斗争那么单一,而是军事现实、王权猜忌、政治操纵等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

相关内容

原创 ...
众所周知,西楚霸王项羽素来被世人称作超凡之才,天赋异禀,力能扛鼎,...
2025-10-03 01:03:23
原创 ...
曹操麾下的悲剧猛将:典韦的命运隐喻 刺杀董卓未遂后,曹操并未就此...
2025-10-03 01:03:13
大清对太监做了什么,使得两...
太监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极为特殊而又敏感的群体,他们的存在最初是为了...
2025-10-03 01:02:56
原创 ...
地球知识局 文字 | 那日苏 校对 | 朝乾 编辑 | 桐 美国战...
2025-10-03 01:02:54
原创 ...
1908年11月,历史的车轮在大清的宫墙内突然转得更急促。光绪帝与...
2025-10-03 01:02:54
刘备有没有宗亲势力,为何他...
刘备并非缺乏宗亲势力的支持,而是其宗族中的大多数成员并不赞同他起兵...
2025-10-03 01:02:28
斯大林曾有侵德之谋吗?
苏联伟大卫国战争50周年时,德国修正派历史学家约·霍夫曼发表了《1...
2025-10-03 01:02:23
大明雄主朱元璋:因他创造两...
一、朱元璋——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帝王 究竟是时代造就英雄,...
2025-10-03 01:02:19
原创 ...
喜欢看清代宫廷剧的观众,对其中常常出现的各种王爷头衔一定不会陌生。...
2025-10-03 01:02:18

热门资讯

铭记历史,传承薪火!广州千人观... 2025年9月3日上午,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广州市总工会联合广州市...
河南各地群众观看九三阅兵为祖国...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河南多地群...
原创 历... 俄乌冲突已持续三年有余,全球目光聚焦乌克兰战场之际,谁曾想第一个在经济领域遭遇重创的竟是素有\"永久...
原创 明... 《权力的枷锁:明代特务机构与帝王心术》 引言 人类对权力的渴望犹如飞蛾扑火般难以抑制。当一个人尚未掌...
原创 历... 康熙为什么不将皇位传给八阿哥?原来史学家早已给出答案,根据史料记载、康熙曾亲口说过,传给谁都不会将帝...
原创 厦... 《古刹红棉记》 闽南的初夏,木棉花早已谢了,只剩些赭色的荚果挂在枝头,像极了老僧干枯的手指。我循着县...
古代各省良臣名将代表人物,一文...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自然与人类》:科学如何引领我... 这是一本关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所兴起的人文科学的书,但它被置于一个宏大的历史背景来讨论。一直...
80年前的9月3日,毛泽东重庆...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80年前的这一天,在重庆出...
辽宁省5名劳模代表赴京观摩抗战...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作为辽宁省受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