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土尔扈特人为何冒险从沙俄东归清朝?是出于无奈还是家国情怀?
创始人
2025-10-02 19:04:16
0

清朝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定居在伏尔加河下游草原上的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在大汗渥巴锡的率领下,艰苦跋涉八个多月,历经追击与阻截,终于抵达新疆伊犁河谷,完成震动欧亚的大规模东归。此次迁徙并非一时冲动,而是一次以族群存续为最高目标的集体抉择:他们宁肯舍弃在西方草地上经营百余年的家园,也要回归旧主、回到更能安身立命的东方。

土尔扈特部自明末迁徙至伏尔加河下游,逐渐脱离中原王朝的直接统辖。外界常以功利、阴谋的角度解读其东归,然而东归的内核并不复杂——是被现实的生存压力一步步推着走。要理解这股动力,就必须把镜头拉回到更早的卫拉特蒙古诸部的兴衰与分合。

明末以来,昔日强盛的蒙古世界已分裂为三大板块:漠南蒙古、漠北蒙古与漠西蒙古。漠南蒙古大致在今内蒙古高原一带,漠北蒙古对应今蒙古国地区,漠西蒙古即卫拉特蒙古,势力主要在今新疆及以西的广阔地带活动。这种地理与权力的分布,为后续各部的联结、对抗与迁徙埋下伏笔。

漠南蒙古以察哈尔部最为强劲。但自清太宗皇太极击败林丹汗、而后林丹汗去世、其妻娜木钟改嫁皇太极后,漠南蒙古的政治版图迅速倾向清廷。此后,漠南诸部大体纳入清朝的藩辅体系,政治格局趋于稳定,成为康乾时期边疆治理的重要一环。

卫拉特诸部——即漠西蒙古——包含准噶尔、和硕特、辉特、土尔扈特、杜尔伯特五大部与若干小部落。因和硕特部首领家族自称源出成吉思汗“黄金家族”,血统地位居诸部之上,最初得以担纲卫拉特联盟的主盟者。血统威望与宗教号召在草原政治中常常相互加持,这也使和硕特在早期具有独特影响力。

然而进入清顺治年间,准噶尔部绰罗斯家族崛起如日中天。准噶尔与土尔扈特相邻放牧,本来往来较为和缓。但随着首领巴图尔珲台吉扩张野心日显,权力天平开始倾斜。当时的土尔扈特首领和鄂尔勒克不愿臣服,双方矛盾逐步升级。准噶尔的军力与资源集中优势,让土尔扈特面临被吞并之虞。

为避其锋芒,和鄂尔勒克遂率土尔扈特及部分和硕特、杜尔伯特牧民一路西迁,抵伏尔加河下游,暂时远离准噶尔压力。与此同时,为免与邻部彻底撕裂,土尔扈特仍以联姻等方式维系表面和睦,以求在风云变幻中留一线回旋。

巴图尔珲台吉之子噶尔丹后来更进一步,连吞和硕特等部,基本整合漠西蒙古势力,建立准噶尔汗国,与清王朝分庭抗礼。噶尔丹北侵的野心刺激漠北蒙古倒向清廷,康熙帝遂联合漠南、漠北诸王公共图北征,形成围堵之势。此时的土尔扈特远在伏尔加河畔,政治上游离于中原之外,但草原脉络的牵连从未真正断绝。

及至和鄂尔勒克曾孙阿玉奇汗执掌土尔扈特,虽定居西域之西,但“东归”的念头在部中悄然生根。真正促使其念头坚决的,是伏尔加河彼岸的另一股强权——沙皇俄国——的迅猛崛起。彼得一世以铁腕与改革将莫斯科大公国锻造成帝国,击败瑞典赢下大北方战争后,俄国势力一路东指,伏尔加下游的游牧者成为首先承压的对象。

俄国人先以武力试探,遭到阿玉奇汗的有力抵抗而未逞;继而换以怀柔与分化,试图收买贵族、瓦解部众团结;再进一步在贸易上“高卖低收”,榨取牧区剩余。阿玉奇汗则以谨慎与韧性周旋,从不承认俄国的宗主关系,反复声明两者仅为“盟友非臣属”。对强加的不平等条约,他多敷衍并尽量不执行;必要时甚至暗助境内的鞑靼、巴什基尔起义,牵制沙俄注意力,尽可能为部族争取生存空间。

在长期较量中,阿玉奇汗开始谋求与清廷重建联系。他曾以出兵助俄参加欧洲战争为由,换取通路以遣使东方。自与清廷中断四十余年后,双方再度恢复沟通。阿玉奇汗向康熙表示土尔扈特“只愿臣服清朝”,康熙感动之余,派礼部郎中图里琛远使西行。阿玉奇汗以隆礼相迎,送别时更直言:“俄罗斯与我衣冠殊异,我终当复归中华。”其政治指向与文化认同可见一斑。

此后,他密切关注中国边疆动态。得闻噶尔丹在俄国暗助下反清,对之极为不齿;当策妄阿拉布坦与噶尔丹反目,并与康熙结好时,阿玉奇汗即嫁女联姻,复派子散札布率万骑援助,意在堵截噶尔丹北遁之路。噶尔丹败亡后,策妄阿拉布坦继位仍不悔改,更趋依俄。阿玉奇汗遂断绝翁婿关系,明确倾向清廷。然沙俄对其东向交流早已警觉,加紧封锁,致其在位五十余年未能成行。

阿玉奇汗去世后,“东归”成为部内代代相传的愿望,却始终缺乏破局时机。直到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其曾孙渥巴锡继位,年仅十九。沙俄以为可以趁其稚弱架空汗权,强行改造贵族议会“扎尔固”,使其直接听命于皇廷,从体制上与大汗分权对峙。此举旨在掏空汗位实权,借操控贵族而控制整个部族。

渥巴锡不愿做傀儡,而沙俄的军事需求又日益严苛。因与奥斯曼帝国连年争锋,俄廷不断征调土尔扈特青壮赴战,常被当作“敢死前锋”,死亡率极高。阿玉奇汗时代部众七万余户,至渥巴锡时仅余四万左右,人口锐减之痛触目惊心。与此同时,哥萨克在官方支持下东移开拓,蚕食牧场;经济贸易被迫接受不公平交换;宗教层面更被强制推行东正教、切断与格鲁派的传统往来,族群在物质与精神两端都深陷压迫。

多重压力下,渥巴锡在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密谋东归,联合六名核心贵族拟定方案,择1771年春举族动身。彼时土尔扈特四万余户分散伏尔加两岸,左岸一万多户、右岸三万多户。阴差阳错,当年暖冬河面未冻,计划走漏,渥巴锡不得不提前启程,只来得及召集右岸约三万三千余户、合计十七万余人仓促出发,左岸亲族未及渡河,只能留下。

1771年1月16日,渥巴锡下令焚毁汗庭,誓以退无可退之姿率众东行。他命老弱妇孺先行,亲率万骑断后,拦击可能的追兵。部众亦纷纷点火弃屋,振臂而呼:“回到东方去,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再起生活!”这一刻,离乡与返乡的意义重叠,漫长的归途被赋予了神圣的坚忍。

沙俄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将此视为帝国耻辱,急令大批哥萨克骑兵追杀,甚至下达“宁尽诛亦不许归华”的冷酷指令。一路上,一支侧翼迁徙队伍被追上,九千余名战士与平民惨遭屠戮。渥巴锡悲愤之下设伏峡谷,诱敌深入而后全歼追兵,暂脱厄难。但哈萨克骑兵紧随其后,东归之路每一步都伴随着血战、疫病与饥寒,十余万里行程变作无尽考验。

由于俄廷长期切断其与清廷联系,东归并未事先通报,清政府初不知情,难以及时接应。反倒是叶卡捷琳娜先遣使向乾隆施压,要求拒收土尔扈特。乾隆衡量利弊后,决定接纳,同时命伊犁将军伊昌阿严阵以待,以防非常之变。在复函中,乾隆态度强硬:在俄境之追剿不与置喙,但一旦入我疆土,便受我保护,俄军不得越境纵兵;若执意犯我边陲,“不从我言,必与尔等交战。”强硬回绝令俄方掣肘,最终未敢轻启战端。

历经八个多月苦旅,渥巴锡终于率众抵伊犁,与伊昌阿会合。然经战乱、劳顿与疫病,十七万余人的队伍,归抵者仅八万出头。乾隆多次召见渥巴锡,册封其为“卓里克图汗”,并将土尔扈特众安置于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巴音布鲁克草原,使其重获牧地与生计。至于滞留伏尔加左岸的一万余户,则在严密监控下苦熬。首领屡请东归终遭毒手,叶卡捷琳娜随后废除当地汗国体制,设地区总管,并将其人群统称“卡尔梅克”(意为“留下的人”),演成今俄罗斯联邦的卡尔梅克共和国渊源。

回望全局,土尔扈特之西迁与东归,其本质皆为求存之策。昔日西迁,是因准噶尔崛起压迫;百年后再东归,是因沙俄强盛与多重压榨难以为继。在历史的风暴中,任何族群都有选择更好生路的权利。也正因此,欧洲史家亦称赞渥巴锡率众东归为“壮举”——这不仅是一次地理意义上的回返,更是一个民族在权力夹缝中守护文化、信仰与尊严的艰难胜利。

相关内容

原创 ...
看过那些热播的古装历史剧的人都会发现一个共同的规律:开国之君在天下...
2025-10-02 05:05:16
原创 ...
岳家军在历史上的强大,凭借其赫赫战绩以及敌人的评价,早已为世人所熟...
2025-10-02 05:04:40
原创 ...
三国时期群雄并起,武艺超群的名将层出不穷。蜀汉阵营中,关羽、张飞、...
2025-10-02 05:04:18
原创 ...
四野大军南下 1949年4月初,刚刚从解放军东北野战军改编而来的第...
2025-10-02 05:04:10
原创 ...
在封建社会,皇帝的妃嫔们去世之后,若能与皇帝合葬,那便被视为至高无...
2025-10-02 05:03:50
原创 ...
蜀汉后期,诸葛亮在北伐的过程中,最大的对手就是曹魏的权臣司马懿。历...
2025-10-02 05:03:47
原创 ...
说起“五虎上将”,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三国时期刘备阵营的五位名将...
2025-10-02 05:03:27
原创 ...
至正二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367年,正是朱元璋建立大明帝国的前一年...
2025-10-02 05:03:20
原创 ...
朱元璋在登基之后,曾深情回忆起自己年少时的艰辛。他在父母去世之际,...
2025-10-02 05:03:01

热门资讯

曹操的亲戚为何实力都那么强?曹... 东汉末年的动乱与动荡并存,皇权像风中残烛逐渐黯淡,社会秩序崩离,北方与中原的土地上出现一个接一个的地...
原创 没...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李白和杜甫要是约在长安酒馆喝酒,大概率得靠 “手舞足蹈” 才能聊明白!你想啊,李白...
曹操手下猛将如云,为什么长坂坡... 在长坂坡之战中,许多人曾疑问,曹操麾下的众多猛将,为何没有一个能够制止赵云的英勇突围?实际上,这个问...
东汉时期外戚横行朝野!为何三国... 在整个三国历史中,曹魏政权显得与众不同的一点,就是没有出现像西汉或东汉那样强大的外戚和宦官势力。原因...
曹叡一生都在压制司马懿,为何在... 司马懿无疑是三国后期最富争议的人物之一。他的深沉心机与卓越才能早已为曹操所洞察。曹操多次告诫曹丕要谨...
刘备创业39年,为何不敢重用赵... 对三国历史和故事有所兴趣的读者,一定对赵云这个人物并不陌生。尤其是在《三国演义》中,长坂坡那一段的描...
原创 西... 618年,李渊在长安建立了大唐王朝,标志着一个辉煌时代的开始。与此同时,公元632年,伊斯兰教先知穆...
互联网三国杀升级?这游戏的胜负... 最近互联网圈的“三国杀”又上了热搜。美团在即时零售领域加速布局,阿里整合大淘宝和本地生活板块,京东则...
重温虎门抗战故事 缅怀抗日先烈...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9月2日,虎门镇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组织...
明代宗景泰陵:从王坟升级为皇陵... ——前言—— 自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开创明朝,到崇祯十七年(1644年)朱由检自缢殉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