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历史上的项羽到底有多么厉害,一直是一个颇具敏感性的议题。项羽在大众心目中被塑造成一个名副其实的英雄人物,如果说他不够厉害,似乎会与人们的直觉相左;但若把他描绘得过于强大,又可能显得与实际不符,因为他终究只是一个凡人。若真能一人对抗百人,谁又肯完全相信呢?那么,历史上的项羽究竟有多强?我们就看看史书中的记载,看看太史公是不是把话说得太夸张。
不过,首先要指出的一点是,尽管太史公离项羽的时代并不算太远,但我们也不能忽视他对项羽可能存在的个人情感。即便只是把项羽视作一位伟大英雄,谁又会对他不动一分偏爱呢?即使是太史公本人,也难免对这位英雄有所怜悯,甚至在叙述中带有美化与夸大的成分,以表达他对项羽这位大英雄的尊敬与敬仰。那么,太史公究竟是如何评价项羽的呢?史料中最为人熟知的一句是:“籍长八尺馀,力能扛鼎。”这句话虽然意味深长,涉及项羽的身高并不引人争议,但说他“力能扛鼎”似乎有些夸张。
当然,如果按照秦朝的衡量单位来估算鼎的重量,项羽还是有可能把鼎举起来的,不过肯定要付出不小的努力。若当时他举的鼎确实达到一千多斤,用秦制的衡量方式来计算,大致也就五百斤上下。以现今世界举重冠军的水平来看,冠军单次举起的重量大约在七百二十斤左右,因此五百多斤对一位历史中的大英雄来说,理论上还是可以完成的。不过,如果把鼎的重量硬要设定在一千多斤,那就属于极端夸张的情形,估计很难让人完全信服。
然而,太史公的记载中还有一句同样引人注目的话:“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馀创。”这里的“独籍”可以理解为“单凭一臂之力”,也就是说项羽一人单手就能击杀数百名汉军,同时身上还受了十几处创伤。这种说法确实让人难以接受:一个普通人若真能单手杀死数十名甚至数百名士兵,同时还能承受如此多的伤势,实在让人难以完全置信。若仅仅是十几个人、一群人协力完成,或许更符合常理。无论学者怎么考证,这段记载都让人对项羽的威力产生极强的想象,也不可避免地让人怀疑太史公在叙述时是否加入了夸张的成分。你们又怎么看?历史上的项羽到底有多厉害,是否也像太史公笔下那样带着某种程度的夸张?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