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志》的叙述里,关羽被后人长期塑造成一个集忠诚、友善、骄傲与自负于一身的典型人物。身为五虎上将之首,虽然英姿震慑四方,却并不把一般人放在眼里。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关系如同水乳相依,刘备对诸葛亮的器重达到极致,白帝城托孤这样的重任更是印证了彼此深厚的信任。尽管如此,诸葛亮对法正也并非毫无敬畏,尤其在刘备出征夷陵前,他就曾以言语警示,若法正尚在人世,或能约束主公,使其不再东行;然而法正早逝,这也让诸葛亮在蜀汉的政治与军事舞台上,成为独揽大权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之人。这个局面,既显示了蜀汉内部的权力结构,也暗含着人心的博弈与未竟的历史课题。
第一点,简雍是跟随刘备最早的一位,可以说是和刘备一起从童年走来的人物。两人自幼相识,发小的情谊在岁月里炭化成了深厚的信任,甚至有“攀扯衣角、并肩打闹”这样的共同回忆。虽说简雍并非以武艺或谋略著称,他在刘备营中却是一位颇具锐利口才的谋士,善于直言、直陈利害,因而在关键时刻能发表有力的意见,甚至屡次对局势起到纠偏作用。他曾因直言而劝降刘璋,此举显示出他敢于把个人进退置于国家大局之先的胆识。就资历与地位而言,在横亘于三顾之义的历史叙事里,简雍的资历似乎仅次于最核心的两位,几乎可以被视作刘备阵营中的“第二号智囊”。
第二点,众人皆知桃园三结义的铁哥们情谊,刘备、关羽、张飞结下生死之交。诸葛亮与刘备的私密关系也如同同床共枕般亲密,然而在这幅关系网中,简雍的地位与作用却近似于刘备的亲密兄弟。两人从少年时期就相互走进对方的生活圈,常在彼此家中来往,彼此之间的情分极为厚重。这使得简雍在对待关羽、诸葛亮等人时,并不处于卑微的地位,也没有因关系密切而降低自我。简雍的存在,更多是以“知心朋友、良师益友”的姿态,默默承担着在大局需要时替刘备出谋划策的使命。
第三点,关羽曾经陷入曹操的控制之中,身处曹营却依然对刘备忠心耿耿;诸葛亮更是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著称。简雍自小就对刘备忠心不二,仿佛是“大哥的心腹”一般随时听从指挥,哪怕面临险难也愿意拥抱风险,体现出从幼年起便根深蒂固的忠诚与依附关系。关于简雍的性情和风格,史书有专门的记载与评价。记载中说他“优游风议、性简傲跌宕”,即使在先主坐席之上,仍会“箕踞倾倚、坐姿不肃”,显现出一种自我放松与对礼仪的淡然态度。诸葛亮若在其下,便能露出独擅一榻、项枕卧语的随性姿态,不再拘泥于规矩与形式。简雍性情雍容而自得,既能在世人面前保持从容的风度,也能在私下与人交谈时保持直率、坦诚的本色。除了诸葛亮在场时,他往往不以礼仪为先,而是在谈话中直截了当、言语果断,这份自信与自然的气场,使他在群臣之中显得尤为突出。这样的性格与作风,正是他能够在刘备身边长期扮演重要角色的原因之一,也是他被后人称为蜀汉元老级人物的重要依据。
总的来说,简雍在蜀汉初年的政治与军事格局中,虽不以显赫的武功和惊人谋略取胜,却以童年相识的深厚情感、直言不讳的才智、以及对刘备忠诚的坚韧品质,成为刘备最早、最可信赖的同道者之一。他与关羽、诸葛亮共同构成了蜀汉初期的重要智略支撑,既不喧嚣也不随波逐流,而是在关键时刻以稳健与诚恳,推动着蜀国事业朝着既定的方向不断前行。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语境中,简雍的形象才得以在史书与民间传说中渐渐丰满,成为见证蜀汉早期政治生态的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