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里,神童并非罕见。人们熟知的有秦国的甘罗、三国时的曹冲、以及宋代的伤仲永等,他们的才智成为后人传诵的典故。进入清朝,同样出现了一位被后人尊称为第一神童的人物。传说这位神童九岁时就能对出一上联,便让纪晓岚也为之折服,几百年来几乎无人能出得上。这位天才少年的真实姓名、以及他具体的事迹,常常在史料和坊间传说之间游走,留下诸多争议与猜测。接下来笔者就把这段发生在清代的传奇故事讲清楚:这位号称清朝第一神童的人到底是谁?他所出的那道上联到底是怎样的?请跟随笔者,一同走进当年的私塾与街巷,看看这段扣人心弦的对联传奇。
据记载,这位天才少年名叫龙启瑞。自幼天赋显著,读书速度快到惊人,几岁就能独坐案前自习,翻书如走马灯,字里行间往往一读就记在心头。邻里的老人和孩子都常来围观,惊叹于他过目不忘的本领,纷纷议论:若他不被用来成就大事,简直就是天生的才子。为避免他早早沉迷于玩耍而荒废学业,龙启瑞的父亲特意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将他送进私塾,请来一位学问高深、艺业精湛的私塾先生教他读书写字。对方是当地有名的举人,门下学生也不在少数,处处透着学问的气息。两人在书案前相处的日子里,讲解经义、诵读诗书、练习对句、解读典故,往往一连几个时辰都不肯休止。不过,年纪尚幼的龙启瑞性子却有些倔强和骄傲。凭借出众的天赋,他常常比同学们更快地完成作业,甚至能在老师尚未出题时就自始自终地完成练习,因此对师长心中既欣喜又有几分警惕。某日,这位私塾先生忍不住想要给他一个难题,以显示自己的学识与威严,于是他设计了一道看似简单却含义深奥的上联,意在考验龙启瑞的应变与字句的巧妙对仗。上联写道:七鸭浮塘,数数数三双一只。这个上联看起来像是玩字游戏,却含有“七”与“数三双一只”等隐喻,往往需要极高的直觉与分析能力才能对出。这道题对年幼的龙启瑞而言,既是挑战,也是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龙启瑞对答如流,短短片刻就给出下联:尺鱼跃水,量量量九寸十分。下联的妙处在于用同样的节拍、相同的对称结构,将“尺”“量”等测量之意与对仗的声韵巧妙结合,读来工整对称,读者仿佛能听到水声与尺铗敲击的细碎声响在房间里回荡。先生见此,顿时对他的才华佩服得五体投地,连连称赞,脸上也露出由衷的惊叹之色。
而这次的胜利让龙启瑞更加得意,甚至趁热打铁,向老师提出想再对一联的请求。老师本想维持自己的权威,当然也想看看一个孩子到底能出出怎样的对联,于是便让龙启瑞把上联拿给自己看看。龙启瑞把他心里的一句上联缓缓道出:南人北相,屋中小偷偷偷偷东西。句子短短十三个字,却把五个方位与“偷”这个动词巧妙地嵌在一起,含义层层展开,极具挑战性。先生听完只觉得脑中一片混乱,竟也无言以对。此时,房间里其他人也纷纷端详这句看似简单却极具深意的上联,惊叹这位少年竟能把复杂的方位关系、潜在的动静信息和语言游戏融为一体。于是,传闻中关于“这道上联难倒了纪晓岚”的说法便在一些人间传流开来,成为口口相传的趣谈。然而需要指明的是,纪晓岚与龙启瑞并非同一个时代的才子,二人相隔的年代差距很大。有人因此或将其夸张地说成“难倒了纪晓岚”,只是民间故事在岁月里被放大和润色的结果。尽管如此,这道上联的难度与龙启瑞的机智,确实给当时的私塾与邻里带来了不少谈资,也让人们对这位清朝第一神童的名字记忆更加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