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兴业人,扎西德勒!
创始人
2025-10-01 14:34:28
0

雅鲁藏布江奔涌向前,雪域高原沧桑巨变。今年,西藏自治区迎来成立六十周年的历史时刻。西藏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走上了与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平等发展、繁荣进步的光明大道,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人间奇迹。

“西藏的科技迅速走向现代化,动车在高原上飞驰”,这片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新西藏图景中,兴业人留下了铿锵足迹。2017年,兴业银行启动拉萨分行筹建;2021年,兴业银行启动人才援藏,一批又一批援藏人才奔赴雪域,奉献边疆,赓续使命。

郑红:

全行第一批援藏专业人才

现为天津分行风险管理部员工

到过海拔5300多米的矿山现场勘查,去过阿里无人区的盐湖走访企业……回忆起那一段援藏岁月,郑红仍激动万分。

作为首批援藏干部,郑红在援藏期间,身兼风险条线多个岗位,助力拉萨分行风险管理工作走上正轨。与此同时,她克服头晕、缺氧等一系列高原反应,积极与分行同事们一起走进企业工厂、工地现场,把风险管理落到实处、细处。

稳企纾困、恪尽职守的付出,为郑红赢得了荣光:她连续两年获评拉萨分行优秀员工,并获得了拉萨分行颁发的“驻守奉献奖”和“金融戍边标兵”荣誉称号;2024年,又荣获总行“兴业工匠”荣誉称号。这些荣誉是对郑红燃情付出的肯定,更是对她戍边奋斗青春的嘉奖。

孙天睿:

拉萨分行筹建组成员

现为总行零售金融部/养老金融处处长

2017年,孙天睿怀着一腔热忱,从大都市上海奔赴雪域高原,参与拉萨分行的筹建。作为筹建组一员,他积极配合筹建组,为大家张罗住处、安顿生活,为后续进藏的同事打造便捷的工作生活和工作环境。为尽快推动分行开业,孙天睿在筹建组带领下,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的难题,紧锣密鼓建章立制,完成人员招聘,为兴业银行扎根雪域高原贡献了一份自己的力量。

分行开业后,孙天睿扛起零售等部门的管理职责,努力发挥兴业银行金融优势,因地制宜,把兴业银行的金融活水引入西藏,不仅完成了自治区第一笔再贴现业务的落地。还用一年时间,让分行的零售业务在当地崭露头角。

在藏期间,高原环境也给孙天睿带来了考验。进藏不久,他就患上了葡萄膜炎,但他克服疾病的困扰,坚持援藏两年,在西藏这篇热土挥洒着青春与汗水。“赴藏工作不仅是我的诗和远方,更是一份责任和担当。”回望这段草创岁月,孙天睿表示,这是他一生中最难忘的回忆。

张彦:

全行第一批援藏专业人才

现为总行零售信贷部/消费信贷处副处长

2021年,全行第一批18名援藏专业人才赴藏。张彦是其中一员,两年援藏经历,成为了他生命中最宝贵的印记。

告别上海熟悉的工作环境,奔赴海拔3650米的拉萨,张彦迎来的不仅有雪域高原的壮美风景,还有头痛、失眠等高原症状。但他始终以“缺氧不缺精神”的信念投入工作,用700多个高原日夜的坚守,践行兴业人“金融戍边”的使命与担当。

主动学习藏语、了解民俗、积极参与公益助学等一系列活动,张彦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交上了一张亮眼的成绩单,为西藏居民的美好生活注入了兴业活力。

“一次援藏行,一生西藏情”,这段经历已深深刻在他心中,无论身在何处,张彦都始终记得曾在高原奋战的日日夜夜。

陈亮:

全行首批援藏干部

现为拉萨分行公司金融部副总经理

来西藏之前,陈亮常常问自己:“来援藏能做什么?”通过身体力行的实践,他的答案清晰了:“我们的使命是用专业金融工具激活高原经济的‘造血功能’”。

西藏是国家战略要地,但金融资源与金融创新相对匮乏。拉萨分行通过“一企一策”服务模式,积极为清洁能源、绿色工业、文化旅游等自治区九大优势产业客户定制“融资+融智”“金融+非金融”服务方案。当看到分行以绿色贷款鼎力支持的全球最高海拔风电项目并网发电、当看到同事们通力协作落地了自治区首笔股票回购贷款业务……陈亮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援藏的使命,就是让金融的温度穿透雪山的严寒。”陈亮再一次感悟自己的使命责重山岳。

每一笔贷款、每一个项目、每一个数字化平台……拉萨分行的每一次业务突破,都在不断加固兴业银行通向雪域边疆的“金融桥梁”。

于超:

全行第二批援藏专业人才

现为北京东城支行风险合规部基层员工

2016年,于超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初次进藏,在318国道上听“蓝莲花”,在雪山与峡谷间领略大好河山。让她没想到的是,7年后她会以援藏人才的身份,再次与西藏结下深厚的情缘。

2023年,于超成为兴业银行第二批援藏专业人才,“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到人民需要的地方去”,怀揣着支援边疆的情怀,她奔赴“日光之城”。参与党建支教活动,教授藏族孩子们拼音与汉语;奔赴边疆参与分行帮扶项目;星夜兼程,为震区配送应急药品……两年的经历仍历历在目。

西藏不仅有世界第一高峰、世界第一大峡谷、世界海拔第一高湖泊,还有援藏队伍战友般的情谊。“一眼西藏,一生难忘”,这段独特的援疆岁月,也化为了于超生命中一朵难以忘怀的“蓝莲花”。

刘媛媛:

全行第三批援藏专业人才

现为拉萨分行营业部营业厅主任

今年4月,飞机降落在拉萨贡嘎机场,刘媛媛走出飞机,呼吸了第一口凛冽又清新的雪原空气。“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带着这一股精神,刘媛媛从哈尔滨走向西藏,成为了援藏人才的一份子。

踏进拉萨分行大门,担任分行营业部营业厅主任后,刘媛媛即刻将优秀经验带入了工作中。她深知自己不仅是业务管理者,更是金融政策的“宣传员”和民族团结的“纽带”。她带着营业厅柜员们重新规划动线:在低柜区增设藏汉双语服务标识,将转账汇款等高频业务操作流程拆解成图解;在大堂等候区摆放酥油茶,让客户在等待时能喝上一口热茶;走进社区讲解反诈知识,在营业厅设立“红色驿站”……一点一滴的改变,成为了拉萨分行“金融为民”的真情写照。

为了服务好藏民客户,刘媛媛见缝插针学习藏语,她将单词便签纸贴在工位上,连做梦都在说着“扎西德勒”。如今,刘媛媛的藏语虽仍不够标准,但营业厅里藏民客户却越来越多,“这个汉族同志,好样的!”这样的夸赞,让刘媛媛援藏的热情越来越浓烈。

朱守华:

全行第三批援藏专业人才

现为拉萨分行办公室研发岗员工

今年四月,春寒料峭之际,朱守华带着兴业数金先进的信息科技技术,踏上西藏这一方古老而神圣的土地。

西藏的地理环境复杂,信息化建设基础相对薄弱。作为一名信息科技援藏人员,朱守华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他积极融入当地团队,将兴业数金团队先进的经验结合西藏实际,融入拉萨分行的发展中。

朱守华深入调研萨分行的信息科技需求,联动背后强大的技术团队,把信息之网铺展到这片高原土地上。他不仅着眼于提升拉萨分行的信息科技能力,更希冀以自己的绵薄之力,推动西藏信息化建设与金融服务的深度融合。

“我要把这张信息之网铺到更高的山巅、更深的峡谷。”朱守华的援藏之旅才刚开始,在这雪域高原的“金融戍边稳藏”之旅中,他将留下专属于自己的信息之路。

相关内容

双节出行 这份防骗指南能帮...
低价旅游陷阱:馅饼还是陷阱? 随着国庆中秋双节临近,各大旅行社纷...
2025-10-01 09:09:52
奉上节日文旅大餐 3000...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黎存根 9月30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上线“民...
2025-10-01 09:09:48
暖心、便民、智慧、精细……...
暖心、便民、智慧、精细……多样化服务保障百姓乐享假期顺畅出行来源:...
2025-10-01 09:08:58
国际区域新增“休息舱”66...
9月30日上午,白云机场,旅客排队进入国内出发大厅。 供图:机场宣...
2025-10-01 09:08:55
超实用!长假出行“住店避坑...
国庆中秋假期来啦!相信很多小伙伴已经做好了出游计划,即将踏上旅途。...
2025-10-01 09:08:09
在法国酒店房间里关灯
2025-10-01 09:07:52
中濠集团深耕湾区——中濠悦...
在金秋的季节里,备受期待的盛事如期而至。2025年9月29日,中濠...
2025-10-01 09:07:47

热门资讯

原创 郑... 郑成功,被后人称作民族英雄,在中华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带领兵马收复了被荷兰殖民者占据...
王亚樵为何不怕流氓大亨黄金荣、... 为什么王亚樵不怕上海滩三大亨? 谁人不知上海滩三大亨,尤其是杜月笙,更是长期热门话题人物,在这里我就...
原创 这... 作为西汉开国过程中最具传奇色彩的军事统帅,韩信无疑功勋卓著,几乎可以说是“汉室的战神”。尤其是在汉高...
原创 真... 在古代,中国的民间百姓是可以拥有刀剑的。 但如果有人私藏盔甲,那就是重罪。为什么? 因为刀剑再锋利,...
原创 李... 前言 皇权面前,是否还容得下亲情的存在? 公元626年7月2日的拂晓,长安城的宫门前笼罩着一片血...
原创 一... 说到清官,人们往往首先想到铁面无私的包拯,他正直果敢,敢为百姓伸张正义,被誉为“包青天”。在百姓心中...
新闻发布会 | 陕西探索文物考... 8月28日,据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消息: 全省文物系统积极探索文物考古工作新模式,更好服务...
2025年成都赛艇公开赛开桨 ... 中新社成都10月1日电 (记者 贺劭清)2025年成都赛艇公开赛10月1日开桨。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
原创 李... 大家熟知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先斩杀兄弟李建成、李元吉,再逼迫父亲李渊退位,从而登上帝位。但却鲜有人...
原创 武... 武安能被称作“战国大公子”,这事细琢磨起来,真是既在情理之中,又透着一份沉甸甸的历史敬意。 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