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建立始于公元1636年,而结束于1912年,跨越了将近276年的时间。在这一悠久的历史当中,清王朝一共诞生了12位皇帝,经历了辉煌与衰退的多个阶段。清朝不仅奠定了中国的基本版图,还使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到了清朝末期,人口已接近4亿之多,而在清朝初期,人口不足一亿。值得注意的是,推翻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宣告退位的那一刻,当工作人员打开国库查看时,令人震惊的一幕出现在他们眼前——国库中竟然仅剩下10银元,这一发现让人不禁感到悲哀,王朝的灭亡实在是无可辩驳。
国库的财富是一个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但在这两百多年的封建王朝统治下,国库里的财产究竟去向何方,成了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税收当然是非常可观的,不可能会无缘无故地消失。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朝与列强签署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失去了大片土地,并损失了大量的赔款。1860年,英法联军的侵略不仅掠夺了圆明园中的无数珍宝,还将无法带走的文物付之一炬,这充分反映了晚清时期的财富是何等丰厚然而又是何等脆弱。
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得到了西方列强支持的日本趁机发难,而清朝的武器装备相对落后。战争持续的时间不长,号称亚洲第一水师的北洋舰队便被日军打得覆灭一空,造成了难以想象的巨大损失。虽然战败是国力乏力的结果,但清政府却选择与日本签署了《马关条约》,大批的白银被日方用船只运走。眼见中国的财富如此丰厚,加上清朝军队的战斗力令人瞠目,西方列强便开始了对中国的瓜分狂潮。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的战争爆发,而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慈禧太后不顾国家安危,率先逃离,清军几乎没有抵抗便宣告投降。最终,清政府不得不与11个列强签署《辛丑条约》,又一次饱受屈辱,赔偿了高达4.5亿两白银,连本带息共计达9.8亿两。那些清朝时期积累的财富,就这样被列强们疯狂掠夺,分而西去。
在古代,皇帝和皇后去世后,都会被大量珍贵物品陪葬。特殊的存在慈禧太后,她不仅是清朝的实际统治者,更以奢侈闻名。她去世后,带走了无数的金银财宝,随其归入墓地。如此看来,即便是金光闪闪的财富也难以弥补积累的巨额债务与慈禧的奢华开支。
在晚清时期,慈禧对光绪帝的掌控和操纵极为严密,实际上她是清朝的实际统治者。在国力相对衰弱的情况下,西方列强无情地进行烧杀抢掠,而清政府却一次又一次地妥协,签署一个个不平等条约,赔偿大量的土地和财金,使得国库本该充盈的财富在慈禧及其统治下的官员手中崩溃殆尽。因此,国库中仅剩的10银元,绝非偶然,而是历史积淀下来的悲惨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