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中,关羽和张飞常被视为同等级的勇猛武将,两人都有着出色的武艺,战场上的表现也常常令人瞩目。然而,尽管两人的武功相差无几,但在与同一个对手交手时,战果却天差地别。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战果的悬殊差异
关羽的威名几乎无人不知,尤其是在“白马之战”中,他一刀斩颜良的英勇事迹广为传颂,又在“延津之战”中以三招轻松击败文丑,令他声名大噪,曹操更是赞誉他为“天人”。然而,在与袁术作战的过程中,关羽的表现却并没有如此亮眼。
当时,刘备受命进攻袁术,袁术则派出大将纪灵来抵抗。两军对阵,关羽与纪灵交手三十回合,结果竟然不分胜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关羽武艺高强,纪灵却能与他战至平局,这显示出纪灵的实力也不容小觑。按一些网友的说法,关羽的战斗风格是典型的“三刀流”,前几招猛烈,若能熬过这些攻击,后面便没有太大威胁。因此,纪灵能够在关羽面前不败,也就不足为奇。
然而,纪灵与关羽的战斗还算相持平分,当他与张飞交手时,却完全是另一种局面:纪灵竟然在几招之内便被张飞击败。这一结果令人惊讶。纪灵明明能与关羽战平,为何在张飞面前却如此脆弱?难道张飞比关羽还强吗?
刘备的关键话语
想要解开这一谜团,其实只需关注刘备的几句话。当时,曹操与吕布结怨,吕布投靠了刘备,而曹操为了防止他们结盟,向刘备提出以高官厚禄相许,要求刘备出兵攻击袁术。刘备看出了曹操的意图,明白曹操的真正目的不是为了对抗袁术,而是希望分裂刘备与吕布之间的关系。然而,曹操的命令是以汉献帝的名义下达的,刘备不得不表面遵从。
在接到命令后,刘备选择将关羽带上,留下张飞在徐州,并说了一句话:“吾早晚欲与尔议事,岂可相离?”这里,刘备明确表示,带关羽是因为他明理,知道适可而止,不会与纪灵拼个你死我活。所以,关羽在与纪灵交战时,实际上是“手下留情”,并没有拼尽全力,这才导致了二人打得平手。纪灵可以与关羽周旋三十回合,实则是因为关羽并没有真心想战而已。
而刘备与张飞的交战态度则截然不同。当刘备得知袁术打算投靠袁绍,准备联合河北时,他已决定采取更为果断的行动。刘备对袁术称帝的行为极为反感,并心生杀意。这时,他便将张飞带在身边,准备在袁术经过徐州时进行截击。可以看出,刘备这次决心与袁术彻底决裂,所以在张飞与纪灵交手时,张飞便毫不留情,以快速致命的攻击击败了纪灵。
结论
归根结底,纪灵与关羽的平手和与张飞的迅速败北,并非完全由武力差异所致。关键在于刘备的态度。与关羽的交手时,刘备的目标只是象征性地进行进攻,关羽并未全力以赴,而在与张飞的交战中,刘备已决定要彻底与袁术决裂,因此张飞便毫不留情,一击即中,速战速决。这个差异,正是影响纪灵战绩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