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年!这个祠堂是研究移民文化重要案例
创始人
2025-09-29 19:05:53
0

绵延起伏的龙泉山脉之中,有一处隐身在川西民居、林盘之中的历史建筑,那就是已有300多年历史的刘氏宗元祠。2019年1月,刘氏宗元祠被列入“成都市第十二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

深藏深山的家族祠堂何以入选成都历史建筑保护名录?300年前又是谁修建了它?

▲图片来源:刘祯贵提供

01

“湖广填四川”入成都

移民建起家族祠堂

刘氏宗元祠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洪安镇文安社区,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据今年已58岁的祠堂守护人刘德忠介绍,康熙四十八年间,居住在今广东和平县青州镇先锋村湖塘围的客家人刘运先,受当时“湖广填四川”影响,带领族人移民入川到成都府简州义七甲火烧桥附近,也就是现在的龙泉驿区洪安镇文安社区。为表达立志扎根四川、开创新家园的决心,刘运先入川当年就修建了简易的祠堂。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刘运先的儿子刘忠元出生。刘忠元,又名刘宗元。据刘氏族谱记载,刘宗元是刘运先唯一的儿子,天资聪颖,加上家境不错,自幼读书勤奋,考中了举人。

随着家族人口的增加,为展现自身家风,刘忠元于乾隆三十年(1765年)重建祠堂。这次重建,可谓是手笔不凡,规模宏大,由此刘氏后人将祠堂取名为刘氏宗元祠

据刘德忠绘出的格局图和讲述,可以大致还原出近50年前祠堂周围的情况:

祠堂前方建有10亩水塘,塘里种有莲荷。挨着水塘的是数百平方米的花园,植有兰草、菊花、腊梅、桂树等花草树木。后靠山丘,两旁为果林,苍翠繁茂,冬暖夏凉。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岁月的演变,到了20世纪末,祠堂处于年久失修、破损严重的状态。

▲刘德忠凭记忆手绘的祠堂简要格局图。图片来源: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如今,祠堂只保留下砖木结构的两进四合院,祠堂上、中、下厅堂及左边部分房屋相对保存较好,面积仅有1000多平方米。

因多种原因,祠堂在2000年左右处于无人居住状态,致使祠堂破败日甚,这让祠堂守护人刘德忠忧心忡忡。刘德忠认为,“每一座祠堂,都是一部浓缩的家族史。”守护好这座传承数百年来的祠堂,堪称是守护一个移民家族的优良家风、家训以及家规,也可谓是守护客家移民先辈身上的开拓拼搏精神。通过守护好这座祠堂,可把祠堂蕴含的民风民俗文化和优良的家风文化融入到乡村振兴之中

图片来源:刘祯贵提供

2018年,刘德忠主动同市、区历史建筑主管部门联系,积极争取将祠堂列入成都市历史建筑保护名录。为引起重视,他还联系相关专家深度挖掘祠堂内涵及价值。

经政府组织的专家评审,认为刘氏宗元祠承载着“湖广填四川”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宝贵记忆,也是研究移民文化重要案例,为研究清代祠堂建筑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2019年,刘氏宗元祠被列入“成都市第十二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这让刘德忠相当欣慰,更加坚定了守护好祠堂的信心与决心。

▲图片来源:刘祯贵提供

02

入选成都历史建筑保护名录

古建筑赋能乡村振兴

政府出具的历史建筑保护图则,提出了刘氏宗元祠保存现状评介与维护建议,认为刘氏宗元祠整体风貌与历史原貌基本一致,整体平面格局与结构形制保存较完整,由于年久失修,建筑部分结构构件、装饰构件残损严重,建议开展保护性修复,优化居住环境,恢复历史风貌,并结合名人文化适当植入文化宣传功能。

根据政府评审意见,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刘德忠全力修缮祠堂,挖掘祠堂文化。2008年9月12日刘德忠父亲去世,亲人们处理遗物时发现700多份各种契约文书、官方票据、残谱页、文献字据等,时间跨度达200多年。

相关专家认为,刘氏宗元祠历史悠久,拥有厚重文化,家族文献弥足珍贵、非常罕见,特别是祠堂古建筑与家族档案文献能同时保存下来,这在四川乃至全国都是了不起的、罕见的。

▲《刘氏族谱》谱序残页。图片来源:刘祯贵提供

为了不让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丢失,刘德忠决定将家族档案文献捐献给相关部门。2016年6月7日,成都市档案馆举行隆重的档案文献捐献仪式,刘德忠将420件珍贵的契约以及税票等捐给成都市档案馆,其余的档案文献捐赠给了龙泉驿区档案局(馆)。

刘德忠还借保护祠堂的时机,让历史建筑蕴含的乡土文化在乡村振兴的号角声中焕发新的活力。为赓续祠堂文化,服务于乡村振兴,多年来,刘德忠四处奔走,一方面向有关部门呼吁保护祠堂这一难得的历史建筑,以留住客家移民文化的根;另一方面,坚持组织一年一度的清明祭祖扫墓会,聚集族人,共叙亲情,记住乡愁。

刘德忠的辛苦与努力没有白费。继2019年刘氏宗元祠成功被列为成都市历史建筑保护名录之后,刘氏宗元祠所在的村于2021年11月17日被省农业农村厅评为“四川省乡村治理示范村”刘德忠多次利用刘氏宗元祠这一载体,承办区社科联组织的学术沙龙,主动申报有关家风、家训及乡村文化等内容的社科课题,赋能乡村振兴。

▲图片来源:刘祯贵提供

2022年3月25日,“新时代乡村融合发展‘再创业’学术沙龙暨龙泉驿区社科工作交流会”在刘氏宗元祠外的露天坝子里召开,数十名专家学者以及村民代表围坐一堂,共话新时代乡村振兴再创业。

迈步新时代,刘德忠开始思考如何激发历史建筑蕴含的乡土文化,实现乡村文化与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

此时,他心中有一个更为全盘的计划:以祠堂为载体,建设龙泉驿区宣传教育基地;以刘氏宗元祠与家族文献为基础,建设客家祠堂文化博物馆;以祠堂建筑为中心,开发客家旅游文化景观项目,打造乡村旅游。

来源丨成都方志

相关内容

吸引277万人次中外观众,...
新华社北京8月19日电 8月19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吸引...
2025-09-29 05:03:11
原创 ...
从古至今,历史上涌现出了众多英勇的英雄人物,他们或在某个时代独领风...
2025-09-29 05:03:01
铭记抗战历史 致敬抗联英烈...
□黑龙江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 周英东 中国人民抗...
2025-09-29 05:02:59
原创 ...
出生背景与流亡之路 重耳,生于公元前697年,是晋国的王子之一。他...
2025-09-29 05:02:45
原创 ...
唐太宗李世民没有杀功臣,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其一,李世民自己就是最...
2025-09-29 05:02:43
原创 ...
这组拍摄于一百年前的清末社会场景的老照片,为我们提供了一扇透视历史...
2025-09-29 05:02:20
原创 ...
知道美国为什么从来不挖文物,也不考古么。你说你美国是全世界唯一的超...
2025-09-29 05:02:16
原创 ...
文/袁 帆 “天津英租界”( British concession...
2025-09-29 05:01:59
原创 ...
韩国总统李在明在光复节80周年的讲话中做出了一项令人震惊的声明:“...
2025-09-29 05:01:54

热门资讯

原创 当...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
原创 谷... 【天才少女的多元人生:从滑雪冠军到斯坦福学霸的华丽转身】 这个笑容甜美的女孩,总能用流利的中英文切...
日本偷了中国多少珍宝:300多... 文|云初 编辑|云初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前言·】——》...
最高检揭秘侦查起诉日本战犯:赴... 新京报讯(记者行海洋)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与相...
原创 一...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特殊且充满变数的时代。在那个群雄割据的年代,魏、蜀、吴三国势力鼎立,各路...
原创 日... 一种流传甚广的观点认为,在侵华战争期间,日军的铁蹄几乎踏遍了中国大地,但唯独“放过”了陕西和福建两省...
原创 元... 在谈及元朝末年那些雄赳赳的将领时,很多人首先想到的自然是徐达与常遇春等英雄。而在众多的猛将中,张定边...
原创 单...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三国时期,有许多勇猛的武将敢于挑战吕布,尤其是那相传战无不胜、无人能敌的方天画戟持...
原创 朱... 朱元璋的父亲朱五四,虽然身世贫寒,但他一生育有四子两女。四个儿子分别是:长子朱重四(后改名朱兴隆),...
晋国博物馆五件“硬核”珍宝,等... 三晋大地,表里山河,这里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在晋国博物馆,历史并非教科书上枯燥的文字,而是五...